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6/25 9:08:01

在中国大肠癌发病率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应该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多数大肠癌在出现症状后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去就诊,在明确诊断前已被耽搁 3—6 个月,致使我国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 10%—15% ,超过 80% 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而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大肠癌 I 期诊断率为 24% 。在近日由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 “ 对话希望 ——2008 年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促进计划 · 聚焦中国大肠癌防治 ” 专题发布会上,专家专门就此发出呼吁。

  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万德森教授介绍说,近年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明显快速增加,其中城市结肠癌增长速度迅猛,大肠癌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上升近三分之一。在上海,大肠癌已从 1962 年居常见肿癌的第七位迅速攀至 2006 年的第二位。为遏止城市居民大肠癌发病率上升势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从 2006 年开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开展了大肠癌筛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肠癌首席科学家蔡三军教授分析认为,致使大肠癌早期诊断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患者有无疾病意识,主动就诊;二是接诊医生是否有肿瘤意识,予以及时正确诊断。而现状是由于大肠癌起病隐匿,早期常仅仅是粪便隐血阳性,无明显不适症状,因而大多数患者不会主动就诊,而多数大肠癌在确诊前往往被误诊为肠炎、痔疮、肛瘘等。

  “ 其实大肠癌并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 844 例直肠前切手术治疗结果显示: I 期、 II 期、 III 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94.25% 、 84.46% 和 62.9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介绍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对不能手术和放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化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使用新型的口服靶向性药物希罗达以控制癌细胞生存、发展的环节作为 “ 靶 ” ,加以切断,借此 “ 釜底抽薪 ” ,使癌细胞因 “ 断粮 ” 而死亡,而口服给药方式又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运动量减少等 “ 现代生活方式 ” ,是肠癌这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快速度递增的主要因素。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快,大肠癌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且恶性程度比中老年人高。

  专家制定的对策是,大肠癌高危对象要定期接受肠镜等检查。这些对象包括: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大肠腺瘤病人、既往患大肠癌的病人、大肠癌病人的家庭成员、遗传性大肠肿瘤的家族成员、炎症性肠病患者及盆腔受放疗患者等。

  专家特别强调,大肠癌并非是在肠粘膜上突然发生的病变,而是通过正常粘膜 — 腺瘤 — 癌变这样一种顺序发展而成,往往这一过程需 5—10 年。而现有的研究发现 80% 以上的大肠癌是由大肠腺瘤转变过来,因而对癌前病变必须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

  据悉,国家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还共同编辑出版了《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系列科普丛书》。同时制作了《大肠癌防治》节目,将在 7 月 14 日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播出。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