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赵琳琳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6/11 13:48:09

  为了遏止糖尿病在我国快速增长的势头,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新闻办公室等单位近期在北京共同启动了 “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糖尿病 .2008 ) ” 的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担任了此次激励计划的健康知识宣传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本世纪初,全球共有 1.71 亿糖尿病患者,到了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 3.66 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 20 年中上升了 4 倍; 2002 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糖尿病患者 2000 多万,另有近 2000 万人的糖耐量低减。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我国 2007 年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 3980 万, 2025 年将达到 5930 万;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 中国心血管报告 ” 调查显示,近 20 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倍数增长,目前中国大约有 2000 多万糖尿病患者,到 2025 年我国糖尿病患者预计将达到 6000 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说,中国人是 2 型糖尿病的容感人群,我国糖尿病以 2 型为主,占糖尿病换病人数的 93.7% ,而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 2 型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同时提醒说,部分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这些人应该及早进行 2 型糖尿病筛查,可以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来自检,如筛查结果正常, 3 年后重复检查,以对糖尿病进行提前干预。并应及早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肥胖者的 BMI 应控制在 24 或以下;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 ~ 500 卡路里;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禁止含糖饮料;限制红肉摄入,多吃植物性食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每天 30 分钟,每周至少 5 天等。

  陆菊明说,以下人群属糖尿病高危人群:

  有糖调节受损史;年龄 ≥45 岁;

  肥胖:体重指数( BMI ) ≥28 ;

  2 型糖尿病者的一级亲属;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 ≥ 4Kg )生产史;

  有妊娠糖尿病史;

  高血压(血压 ≥140/90mmHg );

  血脂异常( HDL-C≤35mg/dl ( 0.91mmol/L )、 TG≥250mg/dl ( 2.75mmol/L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静坐生活方式者,比如办公室工作人员等。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及糖尿病并发各种感染等。糖尿病慢性病变有:糖尿病性脑病、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骨关节病、糖尿病性曰腔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肠病、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等。这些慢性病变与糖尿病的轻重程度似无明显关系。有些轻型及无症状的糖尿病人,可在典型糖尿病症状出现前,首先出现心脑血管或神经病变,其发病率与病程长短、开始治疗迟早、治疗效果的好坏似有密切关系。 因此糖尿病要及早尽快治疗。

Q:家人有糖尿病,怀孕需做什么措施?会遗传吗

糖尿与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如果都是糖尿病病人,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明显增高.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综合病症.因为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人亲属中的高,故说明糖尿病有遗传倾向.糖尿病的遗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糖尿病的易感性,必须有某些环境因素的作用,才能发生糖尿病.糖尿病遗传的问题:1.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遗传性,特别是糖尿病患者的父母,兄妹,子女,很容易患糖尿病.2.1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代亲属,指兄弟姐妹及子女.他们较一般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高10倍,但95%-97%可不发生糖尿病;另外胰岛素释放试验显示胰岛素释放减少者,也应预防1型糖尿病.3.新生儿过瘦,过胖,将来都容易得糖尿病.父亲患糖尿病后所生育的子女,先天畸形的危险并不增加.而母亲患糖尿病后妊娠,生育的子女,发生先天畸形的危险就要增加.但并不是说糖尿病妇女不能妊娠.在严格地监控下,大多数的糖尿病妇女都能有正常健康的孩子.

Q: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糖尿病

您好,建议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到当地正规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血糖的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各类并发症等。并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和运动的调整控制血糖。必要时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控制血糖,切忌私自用药。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