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每天都要跟食品打交道,食品安全可以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我国,通俗地说,农产品进工厂加工前,是农业部门监管;在工厂里面的食品由质监部门监管;到了流通领域是由工商部门来管;上了餐桌就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卫生部门则负责综合协调。也就是说,市民去菜场买菜,去超市买餐具或者去二号桥市场买年货,都是在流通领域跟食品发生关系,而这些场所的食品安全,都归工商部门监管。两会新闻会客厅邀请宁波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主任龚央维,解答市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疑问。
食品添加剂是不是用得太多了?
适度添加是允许的 但非食用物质明确禁止
打进热线的张女士刚升级为妈妈,她非常关注食品安全的新闻。昨天早上,她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消息,外地有面条为增加弹性加入食用胶。这样的面条烧后有股刺鼻的气味,粉末发硬。据说,这样的面条咋煮都不会断,加这种东西,吃起来很筋。
看到微博信息后,张女士拨通了热线,提出一个问题:现在食品添加剂是不是用得太多了?
“从中央到地方,对食品添加剂都非常重视,现在反映比较多的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物质。”龚央维举了三聚氰胺这个例子,它就是一种非食用物质,是禁止加入食品的。
龚央维表示,国家食品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中能用的食品添加剂的可用含量,而非食用物质,是明确禁止添加的。
散装食品更便宜,安全性呢?
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 还是优先考虑前者
有市民打进电话问,现在超市有不少散装的干货,像瓜子、鱼干、牛肉干……一般来说,同类产品散装的比包装好的便宜些,但是买的时候又有点不放心。
龚央维说了一个数据,去年,宁波市工商局在超市等场所共抽查4000批次食品,质量合格率在95%,但散装食品的合格率比预包装食品(指经预先定量包装好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的低一些。
哪些环节导致散装食品合格率低于预包装食品?原因有很多,相对于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受污染的可能性更大。比如,有市民在超市打开盒子选完食品,转身就走了,也不把盒子重新盖上。
去年,工商部门也花大力气在规范散装食品的标签标示。现在的散装食品,必须在一旁标明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基本要素,以供消费者参考。
能不能经常公布不合格产品?
其实有公布 市民可以去工商局网站查
“你们能不能把查到的不合格食品公布啊?”一位市民问的问题,很有代表性。
据了解,宁波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去年,光是工商部门,就对农贸市场的蔬菜瓜果进行快速抽检136万次,而整个浙江省一年也只有432万次,就是说,宁波这方面的抽检量几乎占了浙江的1/3。
另外,宁波还有“一票通”、电子监管等手段,这些在全国都算首创。拿电子监管来说,工商部门要求批发企业以及总部在宁波的超市上报进货和销货的台账,这样工商部门就能一目了然地锁定某一种食品。
此外,龚央维介绍,宁波对于流通领域抽查到的不合格食品,一直都有公布在工商局的门户网站上,市民朋友可以去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