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血管内低温治疗
本网讯(通讯员 吴剑鹏、陈琼)9月29日,记者从南方医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一名心跳呼吸骤停并逐渐进入植物人状态的83岁退休老教师谢伯在转院进入南方医院神经内科治疗6天后完全康复,目前准备出院。这是南方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率先在国内开展血管内低温治疗救治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又一成功案例。南方医院NCU目前是华南地区唯一能成熟开展此项技术的医疗中心。
心跳骤停30分钟
6天后老伯伯完全清醒
据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潘速跃教授介绍,患者谢伯今年83岁,是广州市太和镇一名从教45年的退休英语教师。9月16日谢伯因突发意识不清伴面色紫绀、呼吸微弱被送至外院抢救,到达外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10分钟,经积极抢救20分钟方恢复心跳呼吸,但意识未恢复,照此下去病人将有可能成为植物人。
为求进一步治疗,病人于当天18:30转入南方医院神经内科NCU。入院时患者呈浅昏迷,病情危重,科主任潘速跃教授第一时间查看患者,指出患者心肺复苏后6小时,意识障碍未恢复,有亚低温治疗指征,但因患者年势已高,且存在心功能不全病史,行血管内亚低温治疗风险较大。
然而如果保守治疗,患者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性很大,轻者认知功能障碍,重者呈持续植物状态。经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患者家属希望能尽全力保持老人家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主治医师姬仲博士、吴永明等医务人员凭借熟练的技术于晚间22:00为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内低温治疗及一系列抢救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完善的治疗方案指导治疗下,以及神经内科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谢老师于9月20日意识好转,9月22日完全清醒。
9月26日病情稳定转普通病房,经详细检查,谢老师认知功能和肢体功能已恢复正常。转入普通病房的老伯伯心情很好,对着医护人员双手竖起了大姆指。
研究表明
亚低温可有效保护血脑屏障,降低脑氧耗量
1938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TempleFay等首先把亚低温治疗应用于临床。因30℃以下对人体损害较大,目前实验及临床研究常用温度为30~35℃,现有研究证明亚低温可有效保护血-脑屏障,降低脑氧耗量,减轻脑水肿以及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生成和释放,改善伤者预后,因而成为新兴的脑保护措施。
急性严重脑缺血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跳呼吸骤停、脑中风、特重型颅脑伤等重大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残的主要原因,此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国内外实验研究发现,脑温每降低1℃,脑细胞代谢和耗能降低5%左右;当脑温从36℃下降至16℃时,脑细胞代谢和耗能几乎处于停止状态,此时,脑神经元在无血无氧条件下可以较长时间存活,脑缺血导致的病理损害也得到有效阻断,可以达到保护和治疗脑神经细胞的条件。
研究发现,心跳呼吸骤停、脑中风、特重型颅脑伤等患者大脑缺血缺氧的极限可能只有10分钟,如果能最短时间内内采取有效的低温冷冻、恢复供血供氧等技术,病人死亡率及重度致残率有望下降。
潘速跃教授表示,心跳呼吸骤停是院前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仅5%的患者能完全恢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低温治疗是国际公认唯一有效的脑保护措施,对心跳骤停引起的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作用各指南均列为I级证据。
南方医院神经内科NCU自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血管内低温治疗,目前已完成近30例,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恶性颅高压、大面积脑梗塞、癫痫持续状态、中暑等神经急危重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而谢老教师此次的神奇康复标志着该科低温治疗技术已经成熟,NCU的诊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