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卫生部: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转载 来源: 中新网 2012/5/8 9:19:15

  据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全国爱卫办今日发布通知。通知要求,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

  据悉,2012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5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业干扰控烟”,口号是“生命与烟草的对抗”。

  通知明确,各级卫生、爱卫部门要结合今年世界无烟日主题和口号,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吸烟与二手烟危害的正确认识,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蓝丝带”标识作为控烟宣传活动的标识。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督导检查,努力实现全国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指导和评估,包括省级自查自评与交叉督导,利用媒体进行社会监督等。卫生部将组织开展全国创建无烟医疗卫生系统第三次暗访评估,并通报暗访结果。

  通知要求,推进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各级卫生、爱卫部门要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同时,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烟的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和鼓励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积极推进符合《公约》要求的地方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通知进一步要求,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控烟知识培训,提高戒烟服务能力,向患者提供必要简短戒烟服务,积极营造戒烟支持环境。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开设戒烟门诊,提供专业戒烟服务。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进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戒烟咨询服务。推广使用4008885531全国专业戒烟热线服务或当地专业戒烟热线服务。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在公共场所如何躲避龙卷风的突袭?

、听从应急机构的统一指挥,有序进入安全场所。2、如果在学校、医院、工厂或购物中心,要到最接近地面的室内房间或大堂躲避。远离周围环境中有玻璃或有宽屋顶的地方。3、如果是在移动的房屋里,唯一的方法就是弃之而逃.注意事项:不要慌乱,避免挤踏,保证个人安全.

Q:公共场所逃生方法

要有意识地准备和观察


有的人“忌灾讳难”。他们希望自己“吉人天相”,他们从不考虑如果遇上意外灾难该怎么办,他们出门旅行,对飞机、轮船、酒店、宾馆的各种安全指南从来就不屑一顾。正是这种缺乏防灾意识的人,遇到意外灾难时最为惊慌失措,最容易遭受伤害。

遇到意外灾难时要能逃脱危险,有意识的准备、事前学习逃生本领和对所处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观察是第一条。这也是能够做到“临危不乱”的基础。所谓对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观察,是指进入一个陌生的公共场所时,一定要对其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记住疏散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安全设施的位置。这些一般都在该公共场所的安全指南中可以了解到,如有疑问,甚至没有疑问也应实地勘察一番。

有意识的准备还包括随身携带简便的紧急救难用品。例如,带手电筒的笔可以应付停电;湿纸巾、湿毛巾等可在火灾发生时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烟气、毒气;塑料袋可用来在浓烟尚未扩散时装满空气,以备逃生时呼吸用;等等。


要消除小患而防止大祸


正因为公共场所灾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有各种指令性的规定。如公共场所必须有合格的安全通道、消防设施、安全规章等。这些都是防范公共场所灾难的重要措施。作为进入公共场所的一般群众,应特别注意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例如,不能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到公共场所,不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禁止使用某些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的公共场所使用这些电子设备,等等。

对于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规章,不仅自己要认真执行,而且要帮助周围的群众一起认真执行,发现违规情况要及时制止,如果自己制止不了,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一旦发现危险,要有“小患不除必酿大祸”的意识。例如,当发现公共场所内有一处地毯被香烟头烫出一个冒烟甚至着火的洞时,应立即报警并想方设法把火苗扑灭,这样就可以将灾难消灭于萌芽之中。如果发现险情只顾自己仓皇逃走,既不采取扑救措施,也不报警求救,那就会使原本可以比较轻易扑灭的小灾酿成大祸。


要有秩序地转移或停留


如上所述,公共场所突发灾难时,如果现场群众混乱拥挤,必将导致更大的危险,造成更多的伤亡。像本案例,黑暗中“只听见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叫声和工作人员那被掩盖了的手提喇叭的无法听清楚的喊声”的情况,只会增加逃生的困难。故在灾难逃生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乱喊乱叫、乱挤乱串,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有秩序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暂时停留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绝不能盲目乱跑,以减少伤亡的发生。

针对本案例是地铁火灾,在逃生时应采取低姿势前进,但也不要匍匐前行。因为匍匐前行速度太慢,不仅贻误逃生时机,而且容易被其他逃生者践踏。另外,不要做深呼吸,不要大声呼叫,以免吸入更多的烟气和毒气。还需注意的是,地铁的隧道很窄,灾难发生时若逃到对面方向的铁道上,可能会被驶来的地铁撞上。而且有些铁道有高压电通过,沿着铁道逃生有触电的危险。

火灾逃生中,遇到发热且紧闭的门,千万不能打开,以免被门另一边的烈火吞噬;万一疏散通道被堵死,或通道被烟火阻断,或身体受伤暂时不能脱险,应采取低体位,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烟气和毒气吸入,不要乱喊乱动消耗体力。如有条件,应退入相对安全的屋内,用湿窗帘、湿被单堵住门缝和窗缝,将烟气、毒气基本堵住,防止烟气、毒气灌入;寻找可以利用的水和食物,设法延长生存时间,寻找脱险的方法或等待救援人员前来救助。


要掌握现场急救知识


幸运逃离灾害现场的群众,在急救人员没有到达之前,要进行自救互救,这将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一开始就要注意观察伤者的脸色、呼吸、脉搏、血压。对呼吸道阻塞、窒息者,立即清除其口、鼻、喉腔内的泥土及痰、血和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的伤员,还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Q:公共场所逃生方法

要有意识地准备和观察


有的人“忌灾讳难”。他们希望自己“吉人天相”,他们从不考虑如果遇上意外灾难该怎么办,他们出门旅行,对飞机、轮船、酒店、宾馆的各种安全指南从来就不屑一顾。正是这种缺乏防灾意识的人,遇到意外灾难时最为惊慌失措,最容易遭受伤害。

遇到意外灾难时要能逃脱危险,有意识的准备、事前学习逃生本领和对所处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观察是第一条。这也是能够做到“临危不乱”的基础。所谓对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观察,是指进入一个陌生的公共场所时,一定要对其内部设施和结构布局进行观察,记住疏散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安全设施的位置。这些一般都在该公共场所的安全指南中可以了解到,如有疑问,甚至没有疑问也应实地勘察一番。

有意识的准备还包括随身携带简便的紧急救难用品。例如,带手电筒的笔可以应付停电;湿纸巾、湿毛巾等可在火灾发生时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烟气、毒气;塑料袋可用来在浓烟尚未扩散时装满空气,以备逃生时呼吸用;等等。


要消除小患而防止大祸


正因为公共场所灾难容易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公共场所的安全有各种指令性的规定。如公共场所必须有合格的安全通道、消防设施、安全规章等。这些都是防范公共场所灾难的重要措施。作为进入公共场所的一般群众,应特别注意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例如,不能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到公共场所,不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不在禁止使用某些电子设备(如电脑、手机等)的公共场所使用这些电子设备,等等。

对于各种公共场所的安全规章,不仅自己要认真执行,而且要帮助周围的群众一起认真执行,发现违规情况要及时制止,如果自己制止不了,要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一旦发现危险,要有“小患不除必酿大祸”的意识。例如,当发现公共场所内有一处地毯被香烟头烫出一个冒烟甚至着火的洞时,应立即报警并想方设法把火苗扑灭,这样就可以将灾难消灭于萌芽之中。如果发现险情只顾自己仓皇逃走,既不采取扑救措施,也不报警求救,那就会使原本可以比较轻易扑灭的小灾酿成大祸。


要有秩序地转移或停留


如上所述,公共场所突发灾难时,如果现场群众混乱拥挤,必将导致更大的危险,造成更多的伤亡。像本案例,黑暗中“只听见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叫声和工作人员那被掩盖了的手提喇叭的无法听清楚的喊声”的情况,只会增加逃生的困难。故在灾难逃生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乱喊乱叫、乱挤乱串,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有秩序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暂时停留在相对安全的地方,绝不能盲目乱跑,以减少伤亡的发生。

针对本案例是地铁火灾,在逃生时应采取低姿势前进,但也不要匍匐前行。因为匍匐前行速度太慢,不仅贻误逃生时机,而且容易被其他逃生者践踏。另外,不要做深呼吸,不要大声呼叫,以免吸入更多的烟气和毒气。还需注意的是,地铁的隧道很窄,灾难发生时若逃到对面方向的铁道上,可能会被驶来的地铁撞上。而且有些铁道有高压电通过,沿着铁道逃生有触电的危险。

火灾逃生中,遇到发热且紧闭的门,千万不能打开,以免被门另一边的烈火吞噬;万一疏散通道被堵死,或通道被烟火阻断,或身体受伤暂时不能脱险,应采取低体位,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烟气和毒气吸入,不要乱喊乱动消耗体力。如有条件,应退入相对安全的屋内,用湿窗帘、湿被单堵住门缝和窗缝,将烟气、毒气基本堵住,防止烟气、毒气灌入;寻找可以利用的水和食物,设法延长生存时间,寻找脱险的方法或等待救援人员前来救助。


要掌握现场急救知识


幸运逃离灾害现场的群众,在急救人员没有到达之前,要进行自救互救,这将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一开始就要注意观察伤者的脸色、呼吸、脉搏、血压。对呼吸道阻塞、窒息者,立即清除其口、鼻、喉腔内的泥土及痰、血和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以抢救生命为首要目的,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的伤员,还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