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微博传“汽车空调致癌说” 专家:网络传闻不可信

转载 来源: 扬子晚报 2012/8/13 9:52:00

  近日,有上海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长时间在车内吹空调,吸入车内材料散发出的有毒物质“苯”,会增加患癌风险。这一“汽车空调致癌说”一出,立即引来无数网友转发。“在车内吹空调真的会致癌吗?”事实上,针对这个疑问,此前就有国外的癌症学会专门辟过谣;国内的有关专家也表示,汽车空调系统促使车内材料散发有毒物质“苯”的说法系谣言,大家不必担心。

  网络传言

  微博传出“汽车空调致癌说”

  “进入车内不要马上打开空调,而应先打开车窗通风几分钟,然后再打开空调,原因是汽车的仪表板、沙发、空气滤清器会释放‘苯’,产生毒素而致癌。”最近,有网友发布了一篇《汽车的空调致癌必读》的微博。

  该网友在微博中指出,苯每平方英尺的可接受水平为50毫克。如果车主将车停在室内,紧闭窗户,且同时开启车内空调,则会产生400-800毫克的苯。如果停在户外,温度超过15.5℃时,苯就上升至2000-4000毫克,超出允许量的40倍!车主只要进入车内且又紧闭车窗的话,将会无法避免地吸入过量的毒素。因此,夏天在车内吹空调无异于“吸毒”,将大大增加患癌风险。

  记者调查

  A汽车内部材料会有苯和甲醛释放

  都是常见的材料,早已被广泛应用

  要想弄清楚“汽车空调致癌”的说法是否具有科学依据,首先得了解汽车内部到底由哪些材料构成。昨天上午,记者采访了位于栖霞区红山路附近的一家品牌汽车4S店的销售部负责人刘经理。

  刘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内部所用材料多为常见材料,诸如橡胶、皮革、塑料、玻璃等,这些在汽车内部都能找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粘合剂,譬如粘合仪表台塑料件部分,地胶大多包含塑料制品和化纤织物,空调管道大部分也由塑料构成。

  国内权威专业检测机构中测集团下属的南京中测栖霞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昨天告诉记者,橡胶、塑料等材料,在特定情况下,如在烈日下暴晒,确实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苯、甲醛,甚至有可能相互反应导致新的有害物质出现。

  “但通常情况下,新车都经过严格检验且要达到合格才会出厂,不会存在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的问题。而甲醛和苯类,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常见的两种车内有害物质。”上述工作人员说。

  B有甲醛、苯释放就会致癌吗

  只是诱因之一,还没收治过这样的车内“中毒”病人

  南京市胸科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李田向扬子晚报记者表示,甲醛对人体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支气管哮喘;而如果长期处在含苯物质的环境当中,确实有可能会导致白血病或者癌症,但这个“长期”通常指数年以上。

  李田说,买了新车天天开,数月后就得了癌症,这种说法实在是无稽之谈。“说实话,从医到现在我都没有收治到类似的病人。虽然在临床上,确实有发现部分癌症病人曾长期处于苯环境中。但这并不能推断苯就是罪魁祸首,充其量是诱发疾病的病因之一,因为得癌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还有情绪、心理、个人习惯等诸多影响。

  “微博里的说法,夸大了苯和甲醛的危害性。”李医生说,“说得再重一点,那就是谣言。”

  C“致癌说”到底可信不可信

  不可信,美国一专业机构早有辟谣

  记者调查发现,“汽车空调致癌说”的源头来自于美国,美国癌症学会曾就此专门辟过谣,国内知名科普网站果壳网已经全文刊登了该癌症学会的辟谣内容。

  美国癌症学会在辟谣中表示,汽车空调致癌的说法系误传,而且研究发现车内的苯主要来自油料,而非流言中所说的来自于仪表板等车内组件,研究结论不认为车内苯含量会导致致癌风险的提高。

  此外,该学会还指出,这条谣言在技术层面上存在着大量的漏洞。例如,苯的“可接受水平50毫克”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这个数据比实际的苯含量限值还要高出数百倍;讨论气体中化学物质的含量时,应用“体积”立方英尺,而非“面积”平方英尺。

  尽管“汽车空调致癌说”从各方面专家和权威机构的分析来看并不可信,但有关人士还是提醒车主,夏季开汽车空调还是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打开空调时,也要打开车窗通一会儿风,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

相关阅读:

网传烤面筋含致癌吊白块 记者实验驳不实言论

(责编: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最近我看新闻,新闻上说“现有抗生素可能即将对淋病束手无策”,我想问下什么叫做淋病,得了之后应该如何治疗淋病,为了不得这种病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淋病是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以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第二位。淋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离开人体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其杀灭。淋病多发生于性活跃的青年男女。 近年来世界淋病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我国自1975年以后,淋病又死灰复然,病人逐年呈直线增多,是性病主要发病病种。近几年随着梅毒病例的大幅上升,淋病病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淋病仍为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需重点防治的乙类传染病。

Q: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有什么区别?

传染病是会传染的疾病,也就是说,可从一个生物体藉由病源体传染到另一个生物体的疾病。流行病是流行病学的研究主题。当某一疾病之观察值超过预期值时(比预期的多),就称之为流行。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科目,研究人群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分支。流行病学不仅研究传染病,其他如慢性病(像癌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精神疾病、自杀、与意外事件等等健康议题,甚至各种疾病的危险因子(如抽菸、肥胖、营养摄取状态、生活型态等),都是流行病学研究的主题。(维基百科)所以,某种疾病的数目比预期的多,就是流行病,但不一定是传染病;例如现在糖尿病人比以前多,也是流行病,但不是传染病。登革热比去年多,既是流行病又是传染病。

Q:因为看了一个新闻,一个宝宝因为肛周脓肿去打脊灰疫苗,结果反而

朋友你好!你所看见的报道只是一种偶合情况,服用糖丸的禁忌症是:烧、患急性传染病、免疫缺陷症、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及孕妇忌服;对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活动期和重度腹泻的儿童应缓用;对牛奶过敏者应慎用。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