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避开用药误区使用口服抗生素

转载 来源: 中国网健康 2013/12/20 8:47:49

有专家告诉记者,与输液和打针相比,口服抗生素更为方便、卫生、安全。但是人们在使用口服抗生素时,由于对抗生素的知识了解不够,常常产生用药误区,轻则药效失效,重则更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误区一:抗生素都一样,随便选择就可以

抗之霸健康专家提醒,现在口服抗生素市场上品种繁多、品牌各不相同,最重要的是现在药品也有很多假冒伪劣产品,在原料上以次充好,在生产环节偷工减料,所以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能有“抗生素都一样,随便选择就可以”的想法。

误区二:擅自减少药量

有些患者在服用口服抗生素时,任意将服药剂量减小,如将1片改成半片,结果造成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细菌无法被清除,不但感染难以控制,还可能诱导细菌耐药性。

抗之霸健康专家表示,人体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量比较大,这些细菌群体通过分裂进行繁殖,每分裂一次会有极少的细菌发生变异,从敏感菌变为耐药变异菌。在使用抗生素后,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充足,敏感菌与个别耐药变异菌都可以被杀灭,感染得以控制;但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体内药物浓度达不到杀死细菌所需要的水平,细菌无法被清除,感染就会得不到控制;更为严重的是,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后,很容易诱导细菌耐药性,使耐药变异菌在人体内聚集,给以后的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切不可擅自减少药量。

误区三:病情好转就停药

相比较于如中成药一类,口服抗生素的一大特点就是药效起效快,但也因此很多患者病情稍有好转就停药,导致了病情复发甚至更加重。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用药周期。如果自行缩短疗程,细菌只是被短暂地压制住,且会变成“强壮派”(抵抗力更强的菌株),对于它们,同样的药物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抗之霸健康专家提醒广大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嘱咐或药品说明书按疗程服用,不能病情一好转就停药。

误区四:中西结合效果更好

现在很多广告中的“中西医结合”让消费者误解以为是中药西药同吃,有些感染患者为了“药到病除”,就下“猛药”,甚至中药与抗生素合用,结果不但药效不增,反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此,抗之霸健康专家解释道,中药可能含有的鞣质、金属离子等,往往会与抗生素结合,形成各种沉淀物,这样,患者对抗生素的吸收利用会减少,也降低了抗生素的杀菌功能。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建议患者在服用抗生素过程中吃中药。

最后,抗之霸健康专家再一次强调,服用抗生素,必须对症,并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按时按量用药。

(责编:吴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求问褥疮护理误区有哪些

1.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按摩的位置不对同样可以加速局部耗氧和组织坏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勤翻身,长期受压是导致褥疮的关键之一,减少已经发生褥疮部位受压是有效护理的重点。     2.使用粉剂保持皮肤干燥:以为爽身粉可以预防褥疮,实际堵塞毛孔不利于皮肤呼吸和健康。正确做法:潮湿是导致褥疮发生的第二大因素,皮肤较潮湿情况下合理使用爽身粉可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3.  只看局部不看全身,以为局部使用好的抗生素就能促进愈合,实际褥疮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调理、整体干预。正确做法:褥疮的愈合与全身的整体状况紧密相关。全身营养状况好,褥疮愈合快,调整身体状况非常重要。   4.皮肤干燥,大多数人认为皮肤干燥有利于预防褥疮,实际上皮肤干燥也让皮肤的保护层受到破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被汗液、尿液、大便污染的衣物床被单等。保持皮肤干爽最好的方法是使用捷护佳防褥疮护理垫。     5. 在伤口上涂抹各种褥疮膏、民间偏方等。正确做法:要根据褥疮的具体情况合理施治。褥疮初期,以创面抗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为主;褥疮发生坏死,需接受正规治疗才行,且一般的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多不见效,建议采用捷护佳医用护理垫。   6.  在伤口上使用抗生素以为可以抗感染,实际增加了细菌产生提抗力的机会。正确做法:合理使用抗生素,先进行创面细菌的培养,待确定后使用相对应的抗生素。   7.  暴露伤口使其结痂,以为结痂即是愈合,实际痂下有伤口,导致痂下积液感染。正确做法:一般褥疮表面结黑痂,则要考虑痂下有坏死,可以使用化腐治疗物去除黑痂。   8. 使用气圈以为可以避免压疮:对于长期卧床的病友,使用交替式充气护理垫床;对于坐轮椅的病友,则建议使用充气坐垫,这样的做法确实可以缓减身体局部受压的力量,但是却不能完全消除压力,因此如果因为使用了气圈等减压设备而放弃翻身等护理措施,患者依旧会患上褥疮。

Q:抗生素的使用

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其以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现在提出杜绝滥扩抗生素此乃是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目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受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因其易导致过敏反应,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抗菌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应用于临床后,使很多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一些以往认为无法挽救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的预后已大有改观;但同时也带来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或致死。人们在实际应用抗菌药物时,常常只注重其治疗作用,对不良反应注意不够,因而造成治疗的失败。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毒性反应  指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生理、生化等异常以及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其严重程度一般随剂量增大及疗程的延长而增加,多属于可逆反应。毒性反应是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在肾、神经系统、肝、血液、胃肠道、给药局部等。一般来说,氨基甙类、多粘菌素、万古霉素、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素容易产生多系统的毒性反应。  变态反应几乎每一种抗菌药物都可引起一些变态反应,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大多由青霉素引起;最多见的是皮疹,各种抗生素均可引起;以发热、关节痛、荨麻疹为表现的血清病样反应则多见于青霉素和头孢霉素;万古霉素可引起红人综合症。另外,还有药物热、感光反应等。  二重感染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新出现的感染。是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未被抑制的菌群乘机大量繁殖所致。二重感染的病原菌常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加以人体抵抗力因原发病和(或)原发感染而显著降低,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且死亡率较高。  为了预防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须做到:①认真询问既往史,包含既往用药史、家族史及药物过敏史等,严格执行皮试常规;②应用任何抗菌药物前应充分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各种反应及防治对策;③慎用毒性较强的抗生素,联合用药时要警惕毒性的协同作用;④避免长时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⑤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采取相应抢救及治疗措施。病人则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应用,切忌随意服用。合理使用抗生素最近一些医药专家致信本报提醒消费者走出使用抗生素的误区。  误区1:价格贵的较好。抗生素绝对不是越贵越好,只有针对感染细菌的抗生素才是有效果的。  误区2:新药优于老药。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而异。有的老药药效稳定、价格便宜,加上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误区3:抗生素家里藏。医生的建议是,在家里最好不要储备抗生素,这样可以避免乱用药,并能避免误服过期、变质、失效的抗生素。  误区4:见效快的才好。其实对急性感染,抗生素一般要用3到5天才能起作用。请记住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  误区5:无规律服用。抗生素的药效有赖于其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如达不到,不但不能彻底灭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那种为了尽快恢复健康而加大剂量的行为,也会造成同样的后果。  误区6:预防性使用。当周围的人感冒发烧或生病了,有的人便吃些抗生素,以为可以预防被传染。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不但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而且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并且增加产生耐药的机会。(黑龙江日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相反地,只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就能达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有效药物要掌握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使所选药物的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它对青霉素仍保持敏感性,所以宜选用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时则可考虑用红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链球菌感染不宜用庆大霉素,因为大多数链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不敏感的,应用后往往起不到应有的疗效。选择抗生素还要考虑其吸收、分布等特性。如治疗颅内感染,要选择能透过血脑屏障性能好的药物,如氯霉素、磺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而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则不宜采用。2.应用方法合理选定药物以后,还要根据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确定给药方案。如中效磺胺,应按照其t1/2间隔,一日需给药2次,过少就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过多则会产生蓄积中毒。具有抑菌性的药物常要求在体液中保持一定的血药浓度,以维持其药理作用。而繁殖期杀菌性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则要求快速进入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高血药浓度(间歇冲击疗法),以便更好发挥杀菌效果。3.联合用药的指征联合应用抗生素的目的在于提高疗效,减少药量,获得药效上的协同作用,并可扩大抗菌范围,同时也可防止或延迟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但其缺点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可引起二重感染,还会导致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在临床上要从严掌握,联合用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腹膜炎、烧伤感染等。②病因未明而又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如有严重毒血症伴有休克的病例。③需长期治疗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如结核病、绿脓杆菌感染等。④药物不易深入到感染部位。4.防止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药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①不适当地增大药物的剂量或增加给药次数会导致体内药物蓄积,因此要注意控制药物的量。②不适当地联合用药。同类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认识到抗菌作用相加同时,毒性也在相加。如氨基糖甙类中同类药物联合应用,常导致耳、肾和神经肌肉阻滞毒性增强。不同类的药物联合应用也可导致某些毒性增强,如氨基糖甙类和强效利尿药联合应用可导致耳毒性增强;氨基糖甙类和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往往可导致肾毒性增强等。因此使用时应注意。③不合理的给药方法。掌握各种药物的给药方法,对保证安全用药十分重要。如氨基糖甙类药物若进入血液过快,血药浓度过高时可产生严重的神经肌肉阻滞而导致呼吸抑制,因此,这类药物不可直接静脉推注,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告辞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Q:关于抗生素的使用情况,高分悬赏哦~

SFDA已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民众不要自买抗菌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举措,大家应该积极参与,不只是专业的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普通的民众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的不断加剧.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