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登革热疫情持续延烧,“疾病管制署”7日公布,上周全台新增813个病例,累计今年病例数已突破4000个。据台湾“疾管署”的统计,上周共新增806例本土病例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病例数持续快速增加,其中有3例登革出血热。
今年截至10月6日,台湾累计共发现4044例登革热病例,包括境外移入175例及本土3869例,其中登革出血热累计41例,已造成6例死亡。
“疾管署”副署长周志浩表示,今年登革热病绝大多数为居住在高雄,或为曾到高雄工作旅游者,高雄市政府已请化学兵协助除蚊,防疫消毒。
高雄市卫生局统计,今年至10月6日,累计全市共有3762例本土登革热病例,包括41例登革出血热,其中31例康复、4例仍住院、6例死亡。
市卫生局指出,41例登革出血热患者中有85%为中高年龄者,老年者病死率较高。
登革热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二次感染患者,指的是患过登革热的人再次患上登革热;
2、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哮喘、慢阻肺、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
3、老人或婴幼儿;
4、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
5、孕妇。
如何辨别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伊蚊传播,一般潜伏期为5-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
典型登革热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患者首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天。还会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可能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登革热还可能出现皮疹和出血症状。
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出血倾向严重,如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并且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
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会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血压,出现烦燥、昏睡、昏迷等。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