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现代人该学会如何保护颈椎

家庭医生在线 2015/7/22 15:52:06

电子工具越来越发达,我们的脊椎却因此越来越脆弱。大概就5年前吧,我们开始习惯每时每刻低着脖颈,盯着手机屏幕,坐着,躺着,站着,甚至走路时,刷啊刷啊,现在,麻烦来了。

最近有一项统计,腰、颈椎疾病目前年就诊量,已经达到大约四千例,并且在以每年30%~40%的量增加。医院门诊还发现,现代人脊椎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越来越提前,目前最大的发病主体是45岁~50岁的壮年人群,还有20%左右是20~30岁的青年人,不良生活习惯是致病主因。

颈椎病发作 一个月晕倒两三次

家住上城区43岁的朱玉平(化名),3年里频繁出现无故晕倒的情况,最频繁的时候,她一个月晕倒两三次,有时候饭后与老公一起下楼去散散步,不知不觉就晕瘫了,“这是典型的椎动脉痉挛引起的小脑供血不足所导致的眩晕症,两侧斜角肌痉挛,刺激、挤压椎动脉是主因,血一时供不上,就会晕倒。”

颈椎腰椎病呈年轻化趋势

年轻人中患上颈椎、腰椎疾病的多是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如白领、办公室文员等,这些人很容易因坐姿不良、久站久坐等导致肌肉劳损,继而引发颈椎病和腰腿痛。此外,司机也是此类疾病的高发人群,长期开车容易引起腰腿部劳损。还有一些不良习惯容易致病,如长时间靠在床上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伏案工作和学习,不适当的体育锻炼,枕头高度不合适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

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患上颈椎病

得了颈椎病,患者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本文来为朋友们盘点一下,帮助大家增多对颈椎病的认识,以便早日确诊,早日治疗。

1、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

2、一侧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握物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

3、其严重的典型表现是: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行走时如踏棉花的感觉。

4、最严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

5、常伴有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

6、有的伴有头晕,房屋旋转,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

7、当颈椎病累及交感神经时可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二眼发胀、发干、二眼张不开、耳鸣、耳堵、平衡失调、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肠胀气等症状。也有吞咽困难,发音困难等症状。

四招教你远离颈椎病

第一,保证正确的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将后背坐直,并保持颈部的挺直。

第二,多多运动。应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锻炼,这是身体健康必需的。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第三,注意保暖。上班族应该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颈肩部肌肉,注意保暖。

第四,选择好枕头。枕头的高矮软硬要适中,一般仰卧者枕高一拳,侧卧者枕高一拳半,约10cm左右。枕芯以木棉、荞麦皮为好,装填量要适当,以保持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弹性过大的枕头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习惯仰卧者最好在颈下垫一小枕头,以保持颈椎的生理弯曲。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责编:詹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颈椎病有多少种类型?

颈椎病的类型有很多种,有颈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还有混合型颈椎病等。不同的颈椎病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根据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而且患者可能会有多种颈椎病同时发作,还需要结合自身的病情进行对症治疗。

Q:如何诊断颈椎病?

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其实非常简单,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可诊断。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Q:颈椎病是怎么回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