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省疾控中心网站发布近期登革热风险提示。专家指出,今年以来,由于东南亚等登革热高发地区疫情严重,广东输入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时广州白云区、佛山禅城区已于前期发生本地病例,今年本地病例发生时间较去年提前2个多月。近期,中山发生了今年广东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已报告本地病例8例,佛山南海区也发生了本地病例。
专家表示,目前已进入8月的登革热高发季节,当前气候因素也有利于蚊媒滋生生长,他们评估认为广东局部发生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风险在增高,特别是已经出现本地暴发的中山和出现本地病例的广州、佛山,以及毗邻中山的江门、顺德、珠海等地,再加上近期蚊媒监测密度高的地区为当前登革热疫情特别关注的地区。
根据广东关于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部署,省疾控中心已在全省加强蚊媒监测点布控,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依据。最近一期的监测结果显示,广东处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密度高的监测点有63处。疾控专家呼吁广大市民人人动手,做好防蚊灭蚊的工作。各级单位应针对办公室、单位内部绿化区、庭院、假山及水池等各类场所开展清理蚊虫孳生地等工作,开展灭蚊行动,降低蚊虫密度。市民应自觉对家庭内的花瓶、花盆等蚊虫孳生地进行清理,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及时就诊。
登革热病的具体表现
1、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呈现反复状态,一些人于第3~5日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起起伏伏。不过,如果儿童感染此病,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疼痛,眼眶痛,眼球后痛等全身症状。有过敏、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差、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症状。颜面和眼结膜充血,颈及上胸皮肤潮红。而与感冒发热不同的是,发热期脉搏不快,相反可出现相对缓脉。
2、不仅发热,还可出现皮疹。一般于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稍有刺痒,也有在发热最后1日或在热退后,于脚、腿背后、踝部、手腕背面、腋窝等处出现细小淤斑,1~3日内消退,短暂遗留棕色斑,不过,如果体温退了,斑也会退去。
3、发病后的5~8日会开始表现出血的症状,约半数病例可出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鼻衄、皮肤淤点、胃肠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
4、淋巴结肿大全身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伴轻触痛。
5、此病还会表现为肝肿大,病后患者常感虚弱无力,完全恢复常需数周。如果是重型登革热,病程第3~5日,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呈脑膜脑炎表现或有些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而重型登革热常因病情发展迅速,因中枢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而死亡。
盘点登革热的三大病因
1、 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此外蝙蝠、猴、鸟类和狗等动物体内可检测到登革病毒抗体,可能为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从而有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2、 传播媒介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伊蚊是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蚊种,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3、 易感性
登革热的流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地方性流行地区,在那里常年有病人发生,且雨季流行多、年幼病人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及南太平洋岛国等都属于地方性流行地区。另一类是输入性流行地区,在这里有传播登革热的蚊种,平时无病例发生,仅在有传入时,可引起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我国就属于这类地区。人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对登革热病毒都很易感,尤其是从非地方性流行地区进入地方性流行地区的人。由于登革热的病原分为4型,患过由某一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还可以发生另一型病毒引起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