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肠癌筛查结果惊人:178万人接受筛查,发现或存在问题的高危人群达34万人,确诊大肠癌2100人。
被列为该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启动至今已达两年,项目覆盖的人群为达到退休年龄段并参加该市各类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障的常住人口。昨天最新批露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累计筛查的178万人群中,共发现大肠癌高危对象34万人,其中9.4万人接受肠镜检查,共检出大肠癌2100例,早期率在40%左右;同时,还检出了大肠息肉1万余例,这其中60%有癌变风险。
据介绍,在该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该市肠癌发病率从常见恶性肿瘤的第6位上升到第2位,市区发病率从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9/10万,年均增速超过4%。这与大都市的生活饮食结构息息相关。
便血是大肠癌早期最重要信号
便血。从临床上接触的病例来看,80%的大肠癌患者,都有便血的情况。所以,便血是大肠癌早期最重要一个信号。可惜的是,许多人对此并不重视,或者是觉得便血不过是因为大便干燥所致,或者索性就把它当作痔疮来治,结果最后耽误了治疗。
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出现便次增多、腹泻、里急后重、便不净感等。
大便性状改变。变扁、变细或不规则,另外大便中带有脓血、黏液或暗红色大便。
不明原因的贫血。有不少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去血液科却查不出任何病因,一直当做缺铁性贫血治疗,其实这也可能是大肠癌的信号。
此外,根据大肠癌发生部位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右半结肠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包括消瘦、贫血、右侧腹部不适等。而左半结肠主要以梗阻症状多见:包括腹痛、腹胀、偶尔会触及到肿物。
预防大肠癌三注意
(1)改进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故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所产生的致癌物质多,作用于大肠时间长,必然导致大肠癌的发生率增加。
(2)积极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锻炼身体,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希望有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 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警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