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魏则西事件”的持续发酵,使得“滑膜肉瘤”这个陌生的名词也跟着火了,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给魏则西治疗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什么是肉瘤
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张宏冰介绍,包含滑膜肉瘤在内的“肉瘤”和我们常说的“癌”属于不同起源的两大类型恶性肿瘤。其中,发生于软组织的叫做肉瘤,比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它和癌的发病率、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等都不尽相同。而滑膜肉瘤的好发部位包括肢体、躯干、腹膜后等。
据了解,肉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三左右,也就是说每10万个人中仅有三个人发生肉瘤,而滑膜肉瘤则更少,即使在软组织肉瘤中也仅占10%,国内大约70%滑膜肉瘤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主要原因是早期症状不明显,出现的关节疼痛与肿胀常被误诊为损伤或关节炎等,尤其是对于多发群体青年而言,很多时候以为是近期运动损伤或者是生长期的骨痛,直到肿块飞速发展且疼痛剧烈才就医,而此时多已进入中晚期。
现今应如何治疗“肉瘤”
“手术是该种肿瘤的最主要治疗手段,局部晚期或孤立转移需要考虑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首次治疗很关键,尤其是外科手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肿瘤的预后。去有经验的医疗中心,找学术及临床水平都很过硬的专家进行治疗很关键,”张宏冰表示,“早期的彻底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让该肿瘤的复发率大为下降。”
免疫细胞治疗限定与癌症免疫疗法是什么关系?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到自身体内的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于是出现了癌症免疫疗法。“癌症免疫疗法是一个很大的类别,DC-CIK免疫疗法是早期的疗法,治疗效果并不佳,在欧美属淘汰技术。但是一些新兴生物免疫疗法是目前被医学界视为人类攻克癌症的一项前沿技术。”中国国家“千人计划”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专家杨光华公开介绍,“魏则西事件”所涉及的DC-CIK免疫疗法于1991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1999年进入临床试验。现有资料显示,DC-CIK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试验数据库中,与DC-CIK疗法相关的研究有30个,但针对魏则西所患滑膜肉瘤这一恶性肿瘤的DC-CIK疗法临床试验数量为零。
新兴的免疫治疗有哪几种,可靠吗?
目前新兴的免疫治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把肿瘤的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它们去搜寻、杀伤;另一种能让免疫细胞不被麻痹,继续攻击肿瘤细胞。第一种思路的代表是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简言之就是抽取患者体内的T细胞,经过“训练”让它们认出肿瘤细胞的样子,再输回患者体内进行“战斗”。CAR-T疗法在很多国家都有临床成功案例,对淋巴瘤、白血病、神经胶质瘤有不错的疗效。第二种思路的代表是PD-1抗体药物,能阻断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欺骗”,让T细胞恢复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而魏则西托香港朋友带回来的产生疗效的“靶向药”Keytruda,正是最早被美国FDA批准的首个PD-1抗体药物。在此之前,日本也批准了一种PD-1抗体药物Nivolumab。按照目前国家卫计委颁布的《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免疫细胞治疗被限定在临床研究范畴,医院可以开展免疫治疗临床研究。“鉴于目前生物免疫治疗市场很混乱,期待卫生部门尽快出台相关制度来进行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