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整合医学初探:细分的恶果之八——重治疗轻预防

家庭医生在线 2016/5/13 15:15:07


本文引自《医学争鸣》

人类的卫生事业应该以防病为主,这是一个“人所共知”但始终未达“人所共识”的问题。相传扁鹊有三兄弟,他本人善治晚期疾病,流芳至今。他的二哥善治早期疾病,大哥是治“未病”的,即未发生的疾病,相当于现在的预防医学。但他的二哥和大哥都不为人知。我们无从考究这是否为事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预防医学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或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足够”也没到基础医学,更没“足够”到临床医学那种程度。其实,一场疾病来了,好比决堤洪水,是去下游抗洪抢险,解救万民重要,还是立足现场筑堤堵坝重要,这是显而易见的。预防医学本来就应该是整合医学。现代医学的分化及微观化,使得“一个疾病、一种基因;一种病原、一种治疗”的线性思维模式成了医学发展的主流。SARS及甲流等公共卫生事件已充分证明,不能仅靠这种线性纵向治疗,更需要“病原、疾病、人群、社会”这种“点线面体”结合,“经纬纵横”交织的综合防治。临床医学主要解决的是发现一种疾病并治疗之,基础医学主要是认识这种疾病,但并不能避免它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再次发生。预防医学正是通过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从而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来预防疾病。所以,预防医学本身就要求医学的整合,不仅要整合流行病、劳动与环境卫生等预防医学学科,而且要整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甚至社会医学。

有人曾经认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就能解开生命和疾病的奥秘,人类就能战胜所有疾病,但结果并非如此。因为基因只决定疾病的先天遗传易感性,但多数疾病是环境因素与机体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基础医学可以解决发病机制的问题,临床医学可以解决治疗疾病的问题,但如何有效避免“后天不良刺激”,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还得靠预防医学。提起预防医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遇突发事件,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肩背消毒器,到处喷水撒药。其实,预防医学不只是干这些,这完全是误解。预防医学不仅是事中、事后防治,更重要的是事前防范,不仅是“治末病”,而且是“治未病”。犹如两支足球队在场比赛,“医学队”这边的球员,是临床医学者用来冲锋陷阵、治疗疾病;基础医学者权当“教练组”,用来研究制定战术;而预防医学好比“守门员”。如果有一个顶级守门员,无论主客场、还是裁判黑哨等环境因素,只要守门员能确保一球不失,那么“医学队”就不会落败。因此,预防医学在整合医学中起到“一前一后”的作用,即前期研究必须优先进行,后期干预必须及时持续,预防医学贯穿整合医学的始终。

但今天,这种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的严重分离依然存在,甚至相当严重。预防医学有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全面整合,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案或策略。可是目前由于医学向细枝末节分解,真正对全方位、多角度、全局性、大范围预防医学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如不改变这种状态,继续重治轻防,不能关口前移,1个预防医学工作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防病)结果要100个临床医生才能完成(治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到最后1000个或10 000个临床医生也解决不了1个预防医学工作者所能解决的难题。(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本文指导医生:
樊代明

樊代明 主任医师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

擅长疾病:消化道肿瘤[详细]

(责编:张晓萌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康宝莱健康减肥

在人类医学减肥科研史上,中医一直都是以整体施治、标本兼顾为原则,西医则推崇将现代科技运用于减肥领域。  2005年3月,出身中医世家的留美华医唐泽仁博士融贯中西,在整合传统中医理论和西方现代减肥美容学的基础上,首次将国际中西医学减肥科研成果之精髓相结合,研制出中西合璧的减肥圣品——苗采胶囊。一方面,苗采遵循中医健脾补气,化痰祛湿理论;同时取西医之长,补西医之短,化脂为水,美容养颜,从而达到安全、快速、彻底减肥的目的。

Q:中医能不能搞科研创造一些东西?

中医不能搞科研,能搞科研不是中医。中医教材中,讲的是阴阳五行学。没有半点数理化的概念。阴阳五行学不是科学,而是唯心论哲学。一切哲学都不是科学。数理化理论是西医的教材。没有数学基础就学不好西医。所有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理论。只有西医才能从事科学研究。现在的中医医院,都是接受西医理论,引进西医设备,招聘西医医生。中医药进入国家医院已有60多年,至今尚未研制出具有医学价值的医疗设备。事实上,中医现代化就是西医化。中医学中没有区分成分的理论,没有提取有效成分的过程,是西医理论和技术的全面运用。

Q:维基百科将针灸定义为“伪科学”,你怎么看?

获悉,英文维基百科“针灸”条目在描述时提及,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并非基于科学知识,而中医项目针灸就是“伪科学”。随后,“针灸现状基金会”及网友在网上发起请愿,要求纠正维基百科针灸介绍页面中的错误。对此,也谈谈粗浅看法,以作共享。 一、针灸医学源远流长,功不可没。 中国是针灸医学的发祥地,从古至今针灸医学在中华大地生生不息,为华夏文明和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管是谁,给针灸扣上“伪科学”的帽子是站不住脚的。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体系,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医学概念、思维模式、研究方法,而以一种医学体系的概念、模式,随意定论另一种医学体系,本身就不是一件很“科学”的事情,尊重世界医学、文化的多样性才是科学的。 二、针灸医学覆盖全球,具有临床有效性,为世界医学所共享。 据2016《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世界卫生组织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法律法规,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针灸已在全美44个州合法化,成为美国整合医学和医疗保健的一部分,目前美国针灸师已超过4.5万人,至少有5000名左右的西医师具有针灸执业资格,有44个州颁布了独立的针灸法。 另据《侨报》报道,中医针灸协会副会长李景新认为,说针灸是“伪科学”是不合逻辑的。他说:“美国针灸的发展已经超过40年,而且已经在各州和全美都合法化,美国的卫生研究院(NIH)也对针灸进行了鉴证和说明,包括很多实验室的研究证明了针灸在止痛和功能促进上的疗效和作用,所以这样的发展如果说没有科学的支撑,怎么可能产生有效的临床结果?如果仅仅因为针灸来源于古典理论的指导,就被定义为‘伪科学’,那是不正确的认知。不能因为西医是科学的,就将中医说成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维基百科将针灸归为伪科学显然是不公平的。 真金不怕火炼,科学经得起考验,针灸不会被说“伪科学”而有所逊色。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西医 中医 整合医学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