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北京又现禽流感”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6月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证实此事:5月26日,北京确诊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这是今年北京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截至6月2日,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强化监测过程中,未发现新增H7N9禽流感病例。
据北京市卫计委通报,患者为通州区人,男性,49岁。
5月26日当天,通州区卫计委网站已挂出禽流感预防常识。据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禽流感主要在禽类中流行,因此经常接触禽类的人群,如兽医和长期从事鸡、鸭、鹅等动物饲养、贩运、屠宰的人员为感染的高危人群。
患者所在通州区的活禽市场和农场安全吗?对此,通州区卫计委表示,市民到活禽市场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活的动物和动物接触过的表面。如果住在农场并且饲养食用动物(如家禽和猪),要确保儿童远离病死动物;尽量将不同种类的动物隔开;如出现动物患病或死亡情况应立即向当地行政部门报告。不应宰杀和制备病、死动物供食用。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但禽流感病毒在较低温下可存活1周,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因此最好尽量减少购买、处理活禽或生鲜禽肉等情况。
昨日,市疾控中心表示,H7N9为乙类传染病,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传播途径和传播模式目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不排除北京居民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此外,北京医疗机构众多,外地病例到北京就诊的人数多,也不排除外地输入性病例到北京医疗机构就诊而被确诊的可能。
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若病情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有无禽类接触以及是否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