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山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论坛于2016年7月22至24日在广州顺利召开。据家庭医生在线在现场了解到,此次论坛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主办,由中山大学糖尿病研究所、中山大学广东省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省糖尿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筹)承办。
赵家军教授 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内分泌代谢研究所所
家庭医生在线编辑从现场了解到,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内分泌代谢研究所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侯任主任委员赵家军教授做了《甲状腺疾病与脂质代谢紊乱》的主题报告。
中山大学糖尿病研究所所长翁建平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孙辽教授共同担任此部分讲座的现场主持人。
赵家军教授提到,早在1930年,罗伯特L。梅森(ROBERT L.MASON)等首次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甲减及甲亢时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意义”的文章,此后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脂代谢的关系逐渐受到关注。传统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脂代谢异常的机制主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近年来,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观察到仅有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而T3及T4正常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亦与血清TC及TG升高相关。Canaris GJ等进行的一项基于普通人群(纳入25862例受试者)、旨在观察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显示,随着TSH的升高血清TC也逐渐升高,即使是TSH轻度升高者(处于5.1-10mIU/L)的TC及LDL-c水平也显著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与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不同,亚临床甲减者发生血脂异常的机制不能完全用甲状腺激素变化来解释,提示TSH本身可能参与血脂异常的发生。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显示,肝细胞表面存在TSH受体,TSH与肝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结合后通过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PKA/CREB)信号通路上调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HMGCR)的表达及活性,以剂量-时间依赖性方式促进肝细胞合成胆固醇;TSH还通过TSH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c(TSHR/PPARα/AMPK/SREBP-1c)信号通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加肝细胞内TG含量;TSH受体敲除的小鼠肝脏胆固醇及TG含量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减少。TSH不仅参与胆固醇的合成,还参与胆固醇的转化。新近研究显示,TSH下调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的活性,减少胆固醇向胆汁酸转化。
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继发性高脂血症的重要病因之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亦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不仅有甲状腺激素的参与,TSH也通过多个靶点及信号通路直接参与其中。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尤其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血脂异常的具体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有待于开展更深入的基础及流行病学研究来阐明。对于临床甲减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能改善脂代谢紊乱。对于亚临床甲减者,替代治疗能否带来血脂获益、何种患者获益最大,均有待于设计良好的前瞻性研究证实。
专家简介:赵家军
1983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199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获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博士学位。现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内分泌代谢研究所所长。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十大名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省部级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130余篇被SCI收录,总影响因子500。
第五届中山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论坛现场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