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55名学生感染诺如病毒停课

家庭医生在线 2017/2/27 14:46:11

据报道,因诺如病毒传染源无法有效全面隔离,传播途径未有效切断,导致无锡市南长街小学疫情蔓延。根据无锡市、梁溪区疾控专家要求,经该局批准,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决定2月22日至2月28日全校停课7天。

据了解,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共有2098名学生,该校本月15日时发现诺如病毒,截至21日,学校累计发生病例55例,其中40例好转。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的特征是感染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差的地方,如邮轮。诺如病毒是由粪便、口水传染,人若吃了被感染的蚌类也会感染。

腹泻和呕吐——诺如病毒常见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是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是腹泻和呕吐,其次是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曾经有两项研究对不同年龄组病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进行了比较,一项研究显示,在成人中腹泻更常见,而儿童更容易出现呕吐症状,而另一项研究显示:<1>12岁组出现腹泻的比例要高于1~4岁和5~11岁组,而5~11岁组出现呕吐的比例最高。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

虽然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疾病,但仍有少部分的病例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是死亡,而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会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中,要格外警惕。

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经常称之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食物和经水传播,人与人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或间接接触背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诺如病毒的预防

1、洗手:用肥皂洗手每次至少20秒,避免让手接触嘴巴 ;

2、清洗:使用清洁剂或其他对经常经常的表面和物体进行清洗;

3、洗衣服:尽快清洗衣服和床单,然后烘干;

4、做好防护:当接触或者护理病人或接触粪便无时要戴手套并做好防护;

5、生病时在家休息:如果生病,要呆在家里至少2天,当症状缓解后才可以出来。

(责编:张晓萌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诺如病毒是什么

你好,诺如病毒是常常引起小儿腹泻,呕吐,等等肠道问题的常见一种病毒,如果有轻微的一些症状,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大约2至3天即可自愈的,如果五六天还不好的话,就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了,在预防方面,主要是要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注意饮食方面的卫生。

Q:感染诺如病毒是什么症状?

诺如病毒是一种感染性很强的病毒,几十个小病毒就能使我们感染生病,而且蔓延性很强,还容易反复感染。该病毒可以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病人排出的排泄物、呕吐物、唾液等途径来传播。那么感染诺如病毒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感染诺如病毒后,会有24-48小时的潜伏期,潜伏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起病后的症状会比较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黄色稀水便,大便每日数次,无脓血与黏液出现。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的症状。严重的人还会出现脱水、酸中毒以及体内脏器功能损害得现象。 那么该如何预防感染该病毒呢? 1.锻炼身体,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最好少吃或不吃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饮用水煮开才喝,不喝生水。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5.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进行隔离。 6.一有情况,立刻到当地医院和疾病防控中心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Q:杯状病毒性胃肠炎如何保健护理

杯状病毒性胃肠炎:保健目前对HuGV感染的预防尚无特异方法,应采取切断传播途径和控制传染镳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建立暴发疫情上报体系,落实疫情调查和处理措施.开展疫情监测,加强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加强健康教育。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眦当扔弃。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目前尚无HuCV疫苗。虽然在一般人群中是否应普种疫苗尚未定论,但至少军事人员和旅行者等高危人群鹿接种疫苗。目前,HuCV疫苗的研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小鼠实验证明,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有很强免疫原性,口服后可诱导小鼠血清抗体增高4倍以上,也可刺激肠道产生IgA。志愿者口服重组诺如病毒疫苗后,无不良反应,可产生血清抗体阳转。但是否具有保护性免疫尚需进一步研究。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