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4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在京举行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师资培训班,全面启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工作。今年的监测调查将流动人口重点疾病流行影响因素作为专题调查内容,为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服务管理及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开班仪式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要加强监测调查数据的开发应用和宣传推广。推动数据资源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让监测调查的成果落在实处。推动监测数据的开放共享,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智力资源,在繁荣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要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做到不留漏洞、有始有终。
据介绍,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连续开展8年。
关于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新生儿破伤风等。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风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分别依权限决定传染病病种的增加或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