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广网”5月10日报道,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从1990年到2010年的近20年里,有25万美国儿童因使用棉花棒不慎而进急诊室。
负责研究的贾塔娜医生说,依照他们收集到的急诊室病例数据显示,25年内美国有25万名孩童因自己或父母使用棉花棒不慎而进急诊室,平均一天就有34人。但实际的数字应更高,因为也许有不少孩子是前往耳鼻喉科或儿科求诊,而没去急诊室。
贾塔娜说,但研究发现一个好消息,就是这25万的孩子中,有99%人经急救后都康复返家,只有1%的孩子出现头晕、平衡或听力受损等问题。
其实除了棉花棒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可以对儿童的安全构成威胁,作为家长,应该如何保证宝宝的安全呢?
1、充分了解子女的性格、爱好、熟知子女的上下学时间和路途。要按时接送。
2、熟记子女经常涉足的游戏、读书、购物地点,尽可能了解子女经常联络的人及电话号码。
3、善于与子女沟通、交流。对子女在校情况、交友情况以及每日心情等要有所了解。
4、帮助子女养成外出办事、游玩告知家长去向、时间的习惯。不轻易允许孩子在外留宿。
5、经常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在校表现。
6、教育子女不要与陌生人接触和交谈,不接受陌生人送的礼物。
7、一些儿童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孩单纯幼稚、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上当受骗。所以不要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或将家中钥匙交给他们。
8、不向外人泄露家中的作息习惯、经济状况等。
9、家中安上防盗门、“猫眼”和设置有金属链的暗锁都是防止盗窃犯强行闯入的一种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