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身边人发生猝死怎么办?是等急救车来还是自行急救?心肺复苏抢救不标准会不会弄巧成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告诉我们,心肺复苏抢救并不“神秘”,一旦发现猝死必须就地抢救,即便是不太标准的抢救也会有效,把握好急救的“白金10分钟”十分关键。另外,猝死是有征兆的,通常在发病前两周出现明确表现,发现不适,应主动作为,求助医疗干预。
2017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显示,中国目前有2亿9千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即每天高达1500人。现代医学证明,猝死患者抢救的最佳时间是2分钟,2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可达90%,4分钟内心肺复苏的生存率约50%,在10分钟后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提高每一位公民防范意外伤害的意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成为公民朋友们日益紧迫的需求,近年来我国的急救知识及技术的普及行动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8年10月10日上午10时10分,联合广州市20余家大型公立医院,共同举行第九届“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主题活动,通过急救知识问答、操作展示等形式把早期自救互救知识宣传给大众老百姓,提高大众自救互救率,预防意外伤病的死亡率,减少意外伤病的伤残率。
猝死有征兆,发病前两周可出现明确表现
此次自助互救日的主题为“识别‘围猝死’,预防公众心跳骤停”。一部分猝死可能先兆不典型,但也有半数以上在发生前两周出现了明确的表现。如患者自觉身体和心理负荷过重,有前趋先兆症状,身体还能代偿,通常会表现为:胸闷、胸痛,一过性意识丧失、晕厥;情绪焦虑、失眠;外界诱因导致的不能睡眠;生活方式诱因导致的强大心理压力等。如果发现这些不适,就必须主动作为,并且需请求亲朋好友的帮忙,积极进行医疗干预。
猝死是人类最严重的突发疾病,95%的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所。当猝死发生后,要保证专业医护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发病现场是困难的。因此,培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第一目击者显得尤为重要,学习白金十分钟急救技术,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人生的第一技能。当猝死发生时,第一时间为伤病者提供有效救护的人将会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为挽救生命赢得时间。急救有“重视急救时效性,把握‘白金十分钟’”的理念,互救重于急救,自救才是根本。
掌握急救技能知识,创造生命奇迹
专家指出,在急救白金十分钟内,每延迟1分钟胸外按压或除颤,抢救成功率将下降10%左右。在安全原则基础上,必须进行就地抢救,不要盲目转运病人。只要抓住时机,掌握要点,即便是不太标准的抢救也会有效。不要把心肺复苏神秘化,认为只有拿到权威的证书才能施救,也不需要过分担忧因为操作给病人带来的损伤。
在本次急救白金十分钟全国自救互救日主题活动中,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内的20余家大型公立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为公众科普徒手心肺复苏、解除气道异物梗阻、止血包扎等急救技能与知识,使得公众能够掌握自救互救的能力,为生命创造奇迹。
专家还提醒,应对心脏性猝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和加强锻炼。要识别压力,释放压力,防止过度劳累。有血脂不正常、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人群要定期做相关筛查。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