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逐年增加。据了解,世界各地成人哮喘患病率为1.2%-25.5%,我国成年人的哮喘患病率大约为1.09%,相当于每100个人之中就有一个哮喘患者。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关于如何规范治疗和有效控制哮喘》的主题健康讲座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黄鑫炎着重提醒各位市民,只要治疗得当,哮喘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可以做到病情完全控制。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黄鑫炎
“没有症状不等于哮喘已被控制”
谈及哮喘,很多人并不陌生。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简称,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由于炎性刺激导致气管发炎肿胀、支气管变得狭窄,从而出现呼吸不畅。哮喘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常见如吸入性过敏原、食物性过敏原、刺激性气体等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时出现咳嗽,呼气时有哮音,多伴有胸痛或胸部压迫感等。
哮喘在不发病时,看起来可能与正常人无异,这也使很多人误以为哮喘被治好了。黄鑫炎指出,没有症状不等于哮喘已被控制,哮喘一旦发作,患者会出现呼吸气急、胸闷、不能正常运动,影响日常生活,哮喘的反复发作会导致肺功能的下降,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只有避免诱因,正确服用有效药物才能使哮喘得到良好控制。
黄鑫炎表示,只要治疗得当,哮喘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疾病一样,可以做到病情完全控制。
讲座现场迎来了许多哮喘患者
“以吸入疗法为首选给药途径”
哮喘应该如何正确规范治疗?黄鑫炎表示,治疗哮喘一般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吸入性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为主要控制药物,可以每天使用,长期控制病程;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也可以通过缓解药物如速效吸入性β2受体激动剂来迅速缓解症状。
黄鑫炎指出,吸入疗法是哮喘首选的给药途径,因为药物制剂作用在需要治疗的器官,如支气管、肺部,所需要的药物剂量更少,并且效果迅速,对全身产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小。而ICS/LABA联合制剂是哮喘治疗的首选控制药物,长期使用安全性好。已有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的ICS/LABA的联合治疗,可以实现哮喘的治疗目标,达到哮喘的临床控制。换句话说,哮喘治疗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当然,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非药物的治疗一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哮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戒烟和避免被动吸烟,避免接触过敏原,通过健康的锻炼来增强体质,同时搭配健康的饮食和缓解心理压力来辅助治疗哮喘。
黄鑫炎提醒,如今处于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哮喘患者尤其要注意花粉过敏的情况,特别是南方春天常有“回南天”的天气,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引起发霉,霉菌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哮喘患者要注意防潮除霉;其次,部分由于哮喘控制不好,长期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血糖处于偏高的水平,在饮食方面需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实现哮喘控制,两大因素缺一不可”
与所有的慢性疾病一致,哮喘的规范化治疗离不开长期的自我管理。《2017年全球哮喘病防治创议》就明确指出,哮喘管理长期的目标是:控制症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减少未来急性加重、固定气流受限和药物副作用风险。
黄鑫炎进一步解释,这代表在达到维持症状的控制下,能维持哮喘患者的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维持肺功能水平接近正常,预防哮喘急性加重和哮喘导致的死亡,同时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想要实现哮喘控制离不开两大因素:一是建立医患伙伴关系,二是长期规范管理哮喘。黄鑫炎表示,建立医患伙伴关系和长期规范管理哮喘是实现哮喘控制的关键因素。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参与,有助于哮喘患者了解哮喘相关知识,学会自我管理,减少哮喘的发作;通过定期的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利于哮喘的稳定控制。
提到哮喘的控制管理,自然离不开哮喘控制监测工具来辅助。临床上为了评估、监测哮喘的控制水平情况,常会选择哮喘控制测试、呼气流量峰值和哮喘日记等辅助工具来帮助管理哮喘。
本次讲座吸引了许多哮喘患者前来听讲,在场听众听讲时十分认真投入,也踊跃举手提问,医生耐心地回答每一位市民的疑问。讲座一结束,不少听众纷纷上台,针对自身的哮喘病情来请教医生。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请教医生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