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

家庭医生在线 2021/2/16 9:05:40

许多年轻人在生活中非常任性,习惯熬夜、时不时胡吃海喝,认为趁着年轻就要好好挥霍。这种不健康的生活观念,导致了许多慢性病都趋于年轻化。就糖尿病而言,身体糖代谢受损和糖尿病前期的情况,在年轻人当中比想象的更为常见。这就是大家挥霍青春时,身体潜移默化的恶性改变。

据悉,2019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1亿,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检出的人数已4亿,3成以上处于糖尿病前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类似于灰色地带。营养专家表示,糖代谢受损有多种情况,有些人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接近临界值,但还未到达异常,只是餐后的胰岛素分泌值过高,或者是分泌节奏紊乱,但这些情况都意味着,可能距离糖尿病已经很近了。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看到空腹血糖就安心了,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再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做个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分泌检查。尤其是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兄弟姐妹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来说,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如果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不改善生活方式,不进行饮食和运动的管理,便会发展为糖尿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糖尿病难以逆转,需要终身治疗,而糖尿病前期只要干预得当,是可以实现逆转的。

糖尿病前期如何逆转?

1、 减肥

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且也是造成许多慢性病的基础。所以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非常重要的。根据BMI和体脂率的指标,处于超重或肥胖人尤其要逐步控制好体重,这样有助于血糖控制。

2、 控制饮食

首先要做到科学合理地搭配膳食。适当减少主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碳水化合物占热量50%~60%,谷类和豆类的参考摄入量在50~150克,尽量多的选择全谷物,减少精制米面、加工甜食的摄入,同时也要尽量避免高糖的水果、果汁和游离糖。蛋白质方面推荐摄入优质蛋白,如奶蛋类、禽肉类,每天肉类和家禽的参考摄入量在40~75g之间,红肉和加工肉类要尽量避免。脂肪的摄入也要控制,此外可以多吃蔬菜补充膳食纤维。

3、 坚持运动

建议坚持每天或隔天进行适当运动,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每周至少3~5次以有氧和抗阻力运动结合的方式运动。

4、 良好的生活习惯

改变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如饮酒推荐酒精摄入量为男性不超过2杯或酒精20克/天,女性不超过1杯或10克/天;保证每晚7小时的睡眠。

(责编:家庭医生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糖尿病前期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糖尿病被誉为“不死的癌症”,由此可见,糖尿病的恐怖程度。糖尿病是无法治愈的,需要终身用药。对于糖尿病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预防,尽量避免糖尿病的出现。   糖尿病前期只是糖尿病的一个临界阶段,如果不加以重视,就有可能向着糖尿病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在糖尿病前期加以干预控制,是有可能遏制住,避免转化成糖尿病的。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在6.1—6.9mmol/L之间,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在8.8—11.0mmol/L之间,而糖尿病是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   糖尿病前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去测量血糖,是不知道存在糖尿病前期情况的。而等到有症状时,可能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了。因此平时普通人也一样需要做好血糖测量工作。   从普通人到糖尿病前期再到糖尿病,其血糖升高的曲线从生命的历程来看是一条平滑曲线,也就是说是一种危险不断累积的过程。如果出现糖尿病前期,需要积极干预,这些干预手段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预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等这些药物都有相关的临床试验证明其可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前期往糖尿病的转化)。   因此,当出现糖尿病前期时,也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只要积极干预,是有可能避免发展成糖尿病的。

Q:糖尿病前期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关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饮食、运动。在饮食这一块,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饮食,尽量以粗粮杂粮、低热量饮食为主,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在运动这一块,每天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活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在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选用药物干预。在药物干预的时候,可选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还可选用中医中药,进行祛湿、理气的方式。

Q:糖尿病前期该如何治疗?

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以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关于生活方式的干预,主要是饮食、运动。在饮食这一块,尽量避免高热量的饮食,尽量以粗粮杂粮、低热量饮食为主,适当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在运动这一块,每天至少要半小时以上活动量,以有氧运动为主。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在以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选用药物干预。在药物干预的时候,可选用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还可选用中医中药,进行祛湿、理气的方式。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