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科普】登革热防治小知识

2023/8/11 16:35:38

一、登革热的由来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登革病毒分为4个血清型,即登革病毒Ⅰ、Ⅱ、Ⅲ、Ⅳ型。

二、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

传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广州地区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人被带登革病毒的伊蚊叮咬后,伊蚊就会将病毒传播给人。

三、登革热有哪些症状

多突然起病,有畏寒、发热(24~36 小时内体温可达39~40℃),伴疲乏、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可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部、颈部、胸部发红,眼结膜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后3~7天,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有痒感,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甚至休克。

四、登革热如何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

(一)一般治疗

1、 卧床休息,清淡饮食。

2、防蚊并隔离至退热及症状缓解,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二)对症治疗

1、 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避免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2、 补液:口服补液为主,适当进食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前往医院静脉输液。

五、家居及个人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清除伊蚊孳生地

伊蚊的生长周期为15 天,分四个阶段,其中卵、幼虫、蛹 3个阶段共约7~10天,必须生活在水中,一旦离开水,伊蚊的生命链被打破,无法繁衍后代。因此,防蚊、灭蚊的重要工作,就是清理积水,消除孳生地。

1、防止积水,消除伊蚊孳生地。绿萝、富贵竹等阴生水养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养有大型水生植物的,要在水中投放灭蚊药物。

2、饮用水缸或其他饮用水容器要加盖,每5~7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水井要加盖。

3、冰箱底部的水盘应每星期清理一次。

4、浴室、卫生间储水桶、缸等每5~7天清理换水一次。

5、花盆底盘要保持干爽。

6、贮水的水桶、陶瓮、排水槽等每5~7天清理换水一次,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

7、废轮胎要存放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并在轮胎内施放马拉硫磷、双硫磷等杀幼剂。

8、竹篱笆竹节顶端、树洞、竹洞要用灰沙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

9、屋檐排水槽堵塞积水要定期清理。

10、家禽、家畜与鸟类饮用水槽要每天清理。

11、清除周围废弃的盆、罐、瓶等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应当逐一翻转倒放。

12、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二)个人防护

1、窗户装防蚊网,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的,应装置蚊帐或其它防蚊设备。

2、避免于“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工作,应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或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喷蚊虫驱避药物。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