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没病没痛,健健康康
却突然出现不适
继而发现慢性肾脏病
甚至进入肾衰竭的阶段
疾病未必就是突然来袭
只是有时错过了
疾病的蛛丝马迹
定期体检、筛查肾功能
都能及时发现异常
即使发现患病
通过规范治疗和疾病管理
可以大大减缓病情进展
尽可能避免进入
肾衰竭这一结局
慢性肾脏病与哪些因素相关?
与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一样,目前国内有着庞大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黄泳璋表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达到1.32亿,发病率达到10.8%,而疾病知晓率只有12.5%,即大部分患者患病而不知自知。究其原因,主要是慢性肾脏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患者无法通过症状及时疾病的端倪。
不少人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压、肾结石,以及长期高盐、高糖、高蛋白等不良的饮食结构,都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诱发肾脏疾病。而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生活作息规律、饮食健康,却发现患上慢性肾脏病。
黄泳璋医生解释,部分慢性肾脏病是由于免疫严重介导所导致的,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继发的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导致肾损害。此外,遗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常见的多囊肾。那么这些因素诱发的慢性肾脏病则与患者的生活、作息没有太大的关联。
保护肾功能 筛查很重要
对于肾脏疾病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是也无需过于恐慌,尤其是能够实现逆转或者治愈的肾病,对于肾功能产生的影响不大,如肾结石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急性尿路梗阻性疾病,以及急性尿路感染、急性肾损伤疾病。这些肾脏疾病是可以逆转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合理规范治疗。
尽管慢性肾脏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并不是没有办法早期发现。黄泳璋医生表示,防治慢性肾脏病,乃至尿毒症,最关键的是需要积极定期检查,而且初筛的手段简单无创,只需要一次简单的尿检即可,肾内科医生都可以通过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普通人群每一到两年接受一次尿检和肾功能检查即可,而本身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或者60岁以上人群,以及反复出现尿路感染、长期使用药物的人群,则需要更密切进行随访,定期复检。
如何避免进入肾衰竭?
当然,了解慢性肾脏病的典型表现也很重要,例如无故出现腰酸、乏力、食欲下降,以及尿液泡沫增多且持续不消退、尿液颜色改变、水肿、贫血等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表现,都建议患者及时就诊,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是否患上肾脏疾病。
针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黄泳璋医生表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肾炎等,以及有效控制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防止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或恶化。
2、避免或消除危险因素,如应用肾脏毒性药物、严重感染、严重脱水等。
3、合理饮食,如建议患者保持优质蛋白饮食,具体方案视乎患者病情而定。
4、使用有明确延缓肾衰竭、保护肾功能、减少尿蛋白功能的药物。
肾衰竭急发 这些因素要留意
慢性肾脏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出现肾脏萎缩,甚至功能丧失,即慢性肾衰竭,对于患者而言,应该及早发现、及时干预,从而延缓病情进展。
除了慢性肾衰竭以外,急性肾衰竭同样不容忽视。剧烈运动或大量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严重腹泻呕吐导致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等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患者应该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避免急性肾衰竭转为慢性肾衰竭。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