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血常规解读之白细胞系统——身体的守护者

2024/6/13 17:26:33 举报/反馈

在儿童的健康管理中,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它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身体状况作出初步、快速的判断,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也可以对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在上回儿童血常规解读中,我们科普了血小板的检验结果解读,本期为大家科普的主角是血常规指标中白细胞。

白细胞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守护者,作为血常规检查中的另一个关键指标,主要功能是识别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白细胞主要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其中粒细胞可由其在瑞氏染色下的表现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成人:4.0~10.0×10^9/L;儿童:5.0~12.0×10^9/L;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10^9/L;新生儿:15.0~20.0×10^9/L。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不同年龄段两者比例不同,4-6天、4-6岁为交叉点,6岁后与成人相似。

白细胞增多有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其中生理性可见于剧烈运动、体力劳动、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饱餐后、沐浴后、情绪紧张、饥饿时低血糖等。而疾病状态时,可见于: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时明显,严重感染可下降)、严重组织创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心梗、溶血)、过敏反应、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放化疗后使用升白药等情况。

白细胞减少可见于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病毒)、药物影响、血液系统疾病、理化损伤(X线、放射性核素、化学物质)、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情况。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类似。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时为粒细胞缺乏症,若合并感染时常会比较严重,感染易扩散。

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减少时可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情况。

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而减少时往往意义不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可见于伤寒、副伤寒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等情况。

嗜碱性粒细胞异常相对少见,其增多时可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减少时一般无特殊意义。

在了解了白细胞的相关指标判读后,各位家长朋友们对血常规相关指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下期我们将给大家带来血常规中红细胞的解读知识,敬请期待……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