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血常规异常结果的解读

2024/6/13 17:28:30 举报/反馈

几乎所有家长都会经历过,小孩子生病来医院,医生经过问诊查体后会说:“扎个手指验个血看看。”其实就是查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查,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3部分参数,它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身体状况作出初步、快速的判断,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也可以对治疗疗效进行观察。

家长拿到血常规报告单,看着上面几十项的数据,常常会对上上下下的箭头感到云里雾里的,如何解读血常规的异常结果,进一步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所患的疾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及时复查、监测血常规参数的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血常规,了解下如何解读血常规的异常结果。

正常血液为红色、粘稠、不透明的液体,由45%的血细胞和55%的血浆组成。血细胞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组成。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常见的血液检查,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医院常用静脉采血或末梢采血(如手指),在采集后需尽快送检,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血液成分变化,同时避免污染和溶血现象发生。

血常规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首先,除了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外,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辅助诊断其他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其次,根据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如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等。通过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另外,通过血常规检查,还可以评估儿童的营养、免疫力等健康状况,为儿童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其血常规指标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套用成人标准;不同年龄、性别的儿童,其血常规指标正常值范围也有所不同;血常规指标异常不一定代表疾病,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看血常规报告:①计数:增多↑、减少↓ ? ②分类:中性粒、淋巴、单核为主?③异常系列:一系、两系、三系?④形态:红细胞大小,镜检有无幼稚细胞、破碎红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

小身躯,大能量——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作为血常规检查中的一个关键指标,其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对于儿童的健康同样具有重要影响。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一种细胞,但它们的功能却至关重要。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并在血管受损时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血小板栓子,起到止血的作用。此外,血小板还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对于维护机体的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正常值为100~300×10^9/L。当血小板<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黏膜紫癜,手术可出血,当<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不同因素,①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②破坏增多: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脾功能亢进等;③消耗过度: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④遗传因素: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可见于原发性增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也可见于反应性增多,如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癌症、脾切除术后等情况,其往往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看完本期的科普,相信家长朋友们对血常规和其中的血小板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还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相关检验结果的解读科普,敬请期待下一期……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