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吃海鲜意面时,我只是起了一点皮疹,没想到第二天再吃它,就恶心、呕吐起来。”7月8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义诊现场,谢先生回忆食物过敏的反应,还心有余悸。
目前,过敏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第六大慢性疾病,是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科带头人于锋提醒,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可以提前进行过敏原筛查,如果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过敏症状,建议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过敏的原因非常复杂,部分患者可能是由后天环境或者生活习惯导致的过敏。”于锋介绍,很多人会将食物过敏误认为是食物不耐受,实际上食物不耐受是一种消化问题,通常表现为腹痛或腹泻,而食物过敏会直接表现在皮肤、口唇甚至消化道上,因此如果出现皮肤红肿、流涕、咳嗽等症状大概率是食物过敏,严重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另外,网上有传闻称,对某种食物过敏,多吃几次就能脱敏。对此,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林颖提醒,针对食物性过敏采取脱敏疗法是一种误区。
她表示,脱敏治疗只适合粉尘螨过敏患者,目前针对食物性过敏并没有合适的脱敏疗法,因此最合理的做法就是尽量不吃含致敏物质的食物,采用替代食物,比如如果对肉类蛋白过敏,就可以吃杏仁、豆类食品,补充一些植物蛋白。
如何治疗过敏性疾病?
“要想避免过敏,可针对不同的过敏原采取不同的措施。”
于锋建议:
对于吸入类过敏原,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采取事先预防措施,如通过戴口罩、清洁周围环境、提前服用药物等方式减轻过敏症状;
对于食物类过敏患者而言,在食用后发现有过敏症状,则需要适当避食。
(文/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