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容易累、体力跟不上, 原来是瓣膜老化了

2024/8/26 15:22:58 举报/反馈

说到心脏病,很多人想到冠心病,殊不知在南方,老年人患瓣膜病的情况越发常见。由于老年人对瓣膜病的认知不足,导致很多患者治疗不及时,直到出现严重症状,甚至心力衰竭时才就医,此时已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专家提醒,老年瓣膜病最常见的病因退行性病变,50 岁后规律做相关体检,重视瓣膜病的诊治,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心功能、延长寿命。

瓣膜病早期难以察觉?

刘云奇介绍,老年性瓣膜疾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即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及时发现、治疗瓣膜疾病,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如果发展至重度瓣膜病变,只能通过手术更换人工瓣膜。

我国是心脏瓣膜疾病高发国家,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按总人口计算,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超过2500万人,其中,超过75 岁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更是高达13.3%。相当于,每10 个老人中就有1个存在瓣膜性心脏病。但由于老人对该疾病的认知不足,很多人无法及时确诊、干预。

刘云奇指出,瓣膜性心脏病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所以常被人们忽视。很多人早期表现为容易劳累,体力跟不上,以为是因为“年龄大了”,不予重视。直到发展成重度病变,有明显症状,才来就医。比如主动脉瓣膜病变晚期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出现晕厥、胸痛等症状,甚至引发心绞痛。二尖瓣病变后期会导致左心房扩大,出现心房颤动,易引发血栓;增大的左心房顶住支气管,还会导致刺激性咳喘,平躺时更明显,严重时晚上根本无法入睡,或睡着也会坐起来喘气。三尖瓣病变后期会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出现腹胀、脚肿、消化不良等症状。很多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后会前往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就诊,绕了一大圈后才可能发现是心脏瓣膜疾病所致,最后才转诊至心脏科。

刘云奇呼吁,老人们要重视心脏的体检,从50 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检查,便能及时发现心脏瓣膜病变,不至于任其发展。

瓣膜置换,开放手术也能微创

瓣膜性心脏病如果等有症状再就医,往往已比较严重,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此时往往面临一系列选择,如选生物瓣还是机械瓣,做介入手术还是开放手术等。

刘云奇介绍,生物瓣和机械瓣各有优缺点,比如生物瓣无需长期抗凝,机械瓣使用时限更长等。但对于65 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通常首推生物瓣。因为生物瓣的平均使用寿命约15 年,对于65 岁以上老年人而言,这个使用时限并不算短。且相对机械瓣来说,二次换瓣难度更低,即使老人80 岁后更换的生物瓣“不够用了”,也能够再行介入手术的瓣中瓣技术。其次,换上生物瓣6 个月后便无需服用抗凝药物,生活与常人无异,相比置换机械瓣来说生活质量更高。

而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可能也打破很多人的认知。老年人普遍抗拒手术,不手术>介入手术>微创手术>开放手术。而对于瓣膜疾病而言,刘云奇建议,如果老人的身体条件允许,应该首选开放手术。虽然介入手术也可以完成瓣膜置换,但是从远期的手术效果看,远不如开放手术,且术后并发症更多,手术费用也更高。

“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虽说是开放手术,但是在胸腔镜下完成的,胸壁上的手术刀口仅3~4 厘米,对患者损伤很小,即使是高龄老人也能够耐受。”刘云奇笑道,“前两天我们刚为一位84 岁的老人做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老人恢复良好。”

延缓瓣膜病进展,控制好慢性病

如果老人能够定期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往往能够及时发现心脏瓣膜疾病。此时,可以做哪些事延缓瓣膜疾病的发生呢?

刘云奇指出,不论是自身的瓣膜,还是更换的瓣膜,在年复一年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老化,我们无法阻止这一过程,但可以控制加速其进展的因素,从而延缓疾病进程。

控制“三高”。瓣膜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心脏里的“门”,通过开关门控制血液的流向,所以血液中的物质都可能对“门”造成影响,比如葡萄糖、血脂、尿酸等,都会加速瓣膜的损耗。所以,延缓瓣膜疾病的进展,要管理好血糖、血脂、尿酸,尤其是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者,要积极治疗。

保持血压平稳。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同时也会对瓣膜造成损伤。所以,保持血压平稳,也是延缓瓣膜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

此外,保持规律运动、清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同样对延缓瓣膜老化有益。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