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南山名医说丨千疮百孔的消化道如何守护?

2024/12/11 14:21:50 举报/反馈

编者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都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它无法被治愈,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管理。但无法实现治愈,并不代表人生就因此疾病失去光彩,只要接受规范治疗,它并不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来到李明松主任诊室就诊的不少患者,最常提到的问题便是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对此,李明松主任表示,目前对IB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疾病的发生与两方面有关。一是易感基因,例如已知有十多个致病基因,若携带这些突变的致病基因,即会引发炎症性肠病。

另一方面则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饮食、药物、空气等外在因素。李明松主任表示,尤其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青年人群的学习、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高度紧张、饮食高糖高脂高盐、熬夜等都可能加速病情的发展。

有症状早就诊 多手段明确诊断

一旦患者出现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诊,以免耽误早期诊断和治疗,前述患者正是因为出现症状却迟迟没有及时诊断、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目前,由于诊断没有 “金标准”,炎症性肠病成为消化内科诊疗中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

李明松主任介绍,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影像学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患者是否为炎症性肠病。

新药物可更好控制病情 关键还得管好嘴

一旦明确了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就应该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由于炎症性肠病的患者是免疫过激应答的状态,因此免疫抑制剂作为传统治疗药物来使用。李明松主任介绍,近年来一系列新药不断涌现,如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这些药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炎症性肠病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早期通过药物治疗有机会使消化道溃疡、肿胀的情况逐渐消退、愈合,疾病状态从活动期进入缓解期。无论是活动期,还是缓解期,药物治疗以外,饮食、生活作息的调理都是十分关键。李明松主任强调,过往我国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并不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家吃得越来越好,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因此目前普遍认为长期饮食不当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及转归都有重要影响。

消化道癌变元凶之一,要多留意

“很多患者在门诊问我,炎症性肠病会不会癌变?很不幸,它是有几率增加消化道癌变风险的。”李明松教授坦言,炎症性肠病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它有可能诱发或者加重消化道、肠道的癌变,研究表明,有克罗恩病的患者和没有克罗恩病的患者,罹患消化道癌变的几率相差较大,因此如果发现存在炎症性肠病,请定期开展胃肠镜检查,如果有癌变征兆,尽早干预治疗。

规律作息粗茶淡饭 保护“脆皮”消化道

既然消化道变得“脆皮”了,炎症性肠病患者就更应该管好嘴,呵护好消化道,让疾病更早进入缓解期,或者长期保持在缓解期。李明松主任表示,八个字可以概括炎症性肠病的饮食、生活准则——规律作息、粗茶淡饭。炎症活动期,患者可以使用肠内营养制剂,既解决营养问题,又可减轻肠道负担,有利于肠道炎症的修复。

日常饮食中,患者尽量选择新鲜、清淡、容易消化、少刺激、少免疫源性的食物,如鱼汤、肉汤、鸡蛋羹,尤其要避免使用大补或者鱼生等生肉食物,这对于本已脆弱的消化道系统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上述的患者摆脱疾病活动期后,能长时间维持缓解期,都归功于谨遵医嘱,合理调整作息和饮食。

每天一瓶酸奶 既营养又有治疗作用

由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态处于紊乱的状态,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而酸奶便是对于患者非常友好的食品。李明松主任建议,可以每天饭后饮用一瓶常温酸奶,既可补充营养,同时又可起到治疗的作用,且没有经济负担。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