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
车厘子都会成为餐桌上的热门水果
前不久,车厘子价格大幅下跌
有网友称自己吃车厘子“中毒”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专家提醒
车厘子富含纤维素,不易消化
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
一次性吃太多
容易出现上吐下泻类似肠胃炎的症状
如果车厘子不够新鲜、霉变等
则有可能引起急性肠胃炎
那么
车厘子吃多了好不好?它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怎样吃更健康?又有哪几类人群不宜多吃呢?
本期,我们分别从
中医食疗和西医营养学视角来详细分析
帮助大家实现真正的“车厘子自由”!
01 中医视角下的车厘子
车厘子的食疗功效与属性
中医认为,车厘子性微温,味甘酸,归脾、肝经,具有益气、健脾、和胃、养肝、涩精止泻等功效。
(1)益气养血:车厘子归脾经,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气血,改善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
(2)养肝明目:车厘子归肝经,富含维生素A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缓解眼睛疲劳。
(3)涩精止泻:车厘子具有涩精止泻的功效,对于遗精、滑精、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食用方法与建议
(1)搭配寒凉食物:由于车厘子性微温,易上火体质的人可以搭配一些寒凉性质的食物一同食用,以平衡其温热性质。
(2)煮水饮用:将车厘子煮水饮用,可以充分发挥其养肝、明目的功效,同时减少上火的风险。
(3)制作药膳:将车厘子与其他中药材搭配,制作成药膳,如车厘子红枣汤,可以增强其药用价值。
不宜多吃的人群
(1)阴虚火旺者:这类人群本身就有上火的症状,如口干、咽痛、便秘等,过量食用车厘子可能加重这些症状。
(2)脾胃虚弱者:车厘子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后可能加重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3)湿热体质者:湿热体质的人本身就有湿热内蕴的症状,如皮肤油腻、口臭等,过量食用车厘子可能加重湿热症状。
02 西医视角下的车厘子
车厘子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维生素C、维生素A、钾、铁等
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如花青素)
(1)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伤口愈合。
(2)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功能,保护眼睛健康。
(3)钾:维持心脏健康和血压稳定。
(4)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5)抗氧化物质: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降低患病风险。
适量食用的建议
(1)控制摄入量:每天食用车厘子的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量摄入糖分和热量。
(2)清洗干净:确保车厘子表面干净,减少农药残留和细菌污染。
(3)多样化选择:将车厘子与其他水果、蔬菜搭配食用,实现营养均衡。
不宜多吃的人群
(1)糖尿病患者:车厘子含糖量较高,应谨慎食用。
(2)易过敏人群:对车厘子过敏的人群应避免食用。
(3)腹泻患者:车厘子中的膳食纤维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
中西医视角下的车厘子
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
大家在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时
应结合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
合理安排食用方式和食用量哦~
(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