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肾内科联合肝胆外科,成功为一名病情复杂的尿毒症患者开展单孔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能够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
患者是79岁的邱姨(化名),有7年的慢性肾脏病病史,前些日子在其他医疗机构确认为慢性肾脏病5期,且伴有心衰、胃肠道不良症状,便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但透析过程中出现反复心悸胸闷的不适症状,导致腹透效果欠佳,于是到我院肾内科进一步治疗。
在我院夏菊梅副院长的专业指导下,考虑邱姨有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经历,行血液透析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透析过程中心血管意外风险极高,于是建议为邱姨行腹膜透析治疗。但邱姨体型肥胖,且有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传统的外科切开法和seiding直穿法置管对邱姨的手术风险较高。
为了制定安全、全面的手术方案,我院肾内科腹膜透析团队与肝胆外科团队展开联合讨论,决定在邱姨肚脐上方开一个1cm小口,置入腔镜探查腹腔,在其左侧腹直肌旁穿刺可撕脱鞘管,植入腹膜透析导管,这样就能将传统的单纯腹腔镜缝合技术难度降低,极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和气腹带来的风险。
经过充分沟通,患者及家属一致认为该方案具备安全性和可行性,决定在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由我院肾内科郑林鸿副主任与肝胆科姚金科副主任主刀,过程十分顺利,最终腹膜透析导管放置成功,目前邱姨已经能顺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健康科普
腹膜透析为残余肾功能的终末期肾衰患者提供优质选择:
残余肾功能是指肾脏发生部分损害后,健存的肾组织发挥排出毒素、体液调节和内分泌的功能。
残余肾功能的益处
维持内分泌功能:分泌促红素(EPO),减轻贫血程度,生成活性维生素D, 维持钙磷平衡和骨骼健康。控制病人的炎症状态。维持营养状况。使饮食和水摄入更自由。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有利于毒素清除,尤其是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提高透析充分性。有利于容量控制和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