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今年节日的主题是重视肺癌早筛,规范肺结节诊疗。
国际肺癌日旨在警醒全世界人民对肺癌预防的重视提升公众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诊疗相关知识有效地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科学认识肺癌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20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220.7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179.6万。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吸烟模式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当中居于首位,2022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106.06万,占比 22.0%,死亡人数约73.33万,占比 28.5%。
肺癌的风险因素
01吸烟
吸烟是肺癌最首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相比,肺癌风险高20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特意制定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FCTC),以此降低吸烟引起的健康负担。
02职业暴露
如石棉、镍、砷等相关职业暴露。
3空气污染
尤其是室内空气污染,如燃料燃烧和烹饪油烟。
04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会增加。
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无论吸烟时间长短和总吸烟量多少,COPD是罹患肺癌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严重程度与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有关。
06饮食和代谢因素
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饮食对肺癌风险的影响。其中,危险因素包括红肉、加工肉类和维生素E补充剂摄入,保护因素包括水果和蔬菜摄入以及维生素B6、蛋氨酸水平。
肺癌早期的相关症状
肺癌早期的症状可能不明显,常见的包括:
01咳嗽持续性的刺激性干咳。
02咯血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
03胸痛可能由于肿瘤侵犯胸膜或胸部神经。
04呼吸困难由于肿瘤阻塞或胸腔积液。
05发热可能由于阻塞性肺炎或癌性发热。
肺癌的预防措施
01戒烟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法。
02避免二手烟应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03职业防护在高风险环境中工作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04健康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致癌物质的摄入。
05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
06定期体检及筛查 定期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病变,提高治愈率。
07管理慢性肺部疾病 对于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应积极治疗和管理这些疾病,以减少肺癌的风险。
肺癌的治疗
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
01手术
用于早期肺癌。
02放疗和化疗
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肺癌。
03靶向治疗
肺癌的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分子靶点的癌症治疗方法,它通过针对肿瘤细胞内的特定分子靶点来抑制肿瘤生长。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毒副作用较少,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肺癌常见的靶向治疗靶点包括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突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MET(MET基因)等。
04免疫治疗
肺癌的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不同,它主要针对的是肿瘤特定的基因突变或免疫检查点而非癌细胞本身。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
当心“肺结节”
我国整体肺结节发病率大概是10%-20%,数据统计,80%-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恶性结节的概率约5%左右。肺结节中,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的特点为癌变率较高,纯磨玻璃结节癌变的概率大概为18%,但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癌变率高达60%-70%。注意,对于“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和处理,应该交给专业的医生。
我国政府和医疗机构近年来一直积极采取措施推广肺癌筛查和早期治疗,努力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让我们一起关注肺健康,远离肺肿瘤!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