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2025/3/25 14:11:50 举报/反馈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到来,万物盎然正所谓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今日惊蛰

惊蛰节气特点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自古我国劳动人民非常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农谚有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三候 [一候:桃始华]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鸟出而鸣啼,春暖花开之庆也。[三候:鹰化为鸠]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只有斑鸠飞出来,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意为春气温和,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惊蛰茶饮

从“治未病”的角度出发,给大家推荐一款“祛痰利咽袋泡茶方”,“柴胡5克,黄芩5克,麦冬5克,清半夏3克,紫苏梗3克,胖大海1枚,甘草5克”,用温开水泡服,袋茶饮用三五日。

惊蛰养生

从中医五行来说,惊蛰时节对应肝木,易出现肝木过旺阴血不足而克伤脾土的情况。因此,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的畅达之性,同时助益脾土,令五脏和平。宜少酸多甜,因酸味入肝,过食可助肝火,要避免食用性质寒凉的食物,以免引发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

人体经历了长时间的冬天,阳气尚未完全透达于全身,此时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阳气消耗过多,感染疾病。

惊蛰时节,养生要以“舒展经络、调和气血”为主,只有经络得到疏通,气血才可流遍全身,方能使机体正气充沛,从而抵御疾病。可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相对柔和的活动。

春天细雨纷纷,南方空气湿度大,容易造成“回南天”,回南天气会令居住的环境变得潮湿,湿邪入侵人体,则会令人出现疲乏、腹泻等症状。因此,在养生上要注重“祛湿”,适当服用健脾祛湿中药,培养人体正气。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郎成林 )

展开剩余内容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