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承担着解毒、合成、储存等重要功能。然而,现代生活方式和疾病威胁让肝脏健康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病毒性肝炎:从预防到功能性治愈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丙型肝炎)是我国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损伤肝脏。
早期发现与治疗定期体检(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检测)是筛查的关键。对于慢性感染者,需通过病毒载量、肝功能、肝脏弹性成像等评估病情。
个体化抗病毒治疗通过精准的抗病毒药物(如丙肝的DAA疗法、乙肝的核苷类似物、长效干扰素),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部分患者甚至实现“功能性治愈”(即表面抗原转阴)。
脂肪肝:被忽视的“沉默杀手”
代谢相关性肝病(M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轻度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但若进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可能引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防治核心: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 (2)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3)代谢管理: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患者需同步控制血糖、血脂。
脂肪肝的诊疗强调“早筛早管”,通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通过联合多学科干预,帮助患者逆转早期病变。
肝病一体化门诊:打破“单科作战”局限 传统肝病诊疗常面临“头痛医头”的局限,而肝病一体化门诊通过多学科协作(MDT),实现“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管理。
服务特色:(1)高危人群筛查:针对乙肝家族史、肥胖、长期饮酒者提供早期筛查。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肝病类型、病程阶段定制方案。 (3)长期随访: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监测病情变化。
作为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唐小平教授带领的感染内科团队共有医生12人,其中医生队伍高级职称11人、博士学位5人。团队积极推动建立的肝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帮助患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