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疼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见健康问题。无论是久坐办公的上班族、热爱健身的运动达人,还是逐渐步入老年的银发群体,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遭遇髋部不适。然而,很多患者一出现疼痛,就陷入对“股骨头坏死”的恐慌,甚至盲目治疗。对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赵亮教授提醒:盲目焦虑或拖延都不可取! 只有及时发现诱因(如激素使用、酗酒史),做好疼痛性质排查,才能精准干预。
髋关节疼痛病因众多股骨头坏死占比不大
赵亮主任指出,导致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很多,股骨头坏死只是其中之一,且占比并不高。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病因: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这是引起髋关节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关节会逐渐退化,尤其是髋关节作为全身最大的承重关节,更容易因软骨磨损引发疼痛。
腰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可能会引起腰部疼痛,并放射到髋部,导致髋关节疼痛。
运动损伤过大的运动量可能导致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肌肉或韧带拉伤,甚至诱发滑膜炎,从而引发髋部疼痛。
不一样的“痛” 不一样的“病”
不同原因引起的髋关节疼痛,症状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疼痛的性质初步判断病因:
越动越痛——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肿痛、压痛,关节受限——可能是滑膜炎;
从腰部到髋部的放射痛、牵扯痛——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椎疾病压迫坐骨神经;
持续性疼痛,甚至静息时也痛——可能是股骨头坏死。如果还伴有长短腿、跛行、骨盆倾斜、跷二郎腿时腹股沟中点疼痛等症状,需要提高警惕,有可能已经出现股骨头塌陷等问题。出现髋关节疼痛怎么办?赵亮主任建议,当出现髋关节疼痛时,不必过度紧张,可以先休息几天,或者减少运动量,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消炎药缓解疼痛,还可以适当做一些屈髋、屈膝等动作,保持关节活动度,帮助消除肿胀。
如果通过静养、口服药物后,髋部疼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甚至一个月,尤其是本身有股骨头坏死的诱发因素(如创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酗酒等),就需要尽早到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
赵亮主任提到,曾经有位年轻的患者,爱好健身,两年时间内持续出现髋部疼痛的情况,初期通过X光片检查没有发现骨质明显改变,就自行购买药膏贴敷,然后继续坚持健身运动。
后来,由于疼痛加剧,他来到赵亮主任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股骨头已经坏死、塌陷,不得不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股骨头坏死能“保髋治疗”吗股骨头坏死的发病存在一定隐匿性,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疼痛,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展到一定阶段。赵亮主任强调,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以有效阻止病情恶化,避免走到更换人工髋关节的地步。
“目前,医生们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手术指征把握还是比较慎重,即使部分患者病情较重,但只要步行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通常不建议进行关节置换手术。”赵亮主任提醒,如果股骨头塌陷达到3-4级,且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时,才需要考虑关节置换手术,通过关节置换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髋关节疼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未必是股骨头坏死。及时就医、科学排查,才能避免误诊误治。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现髋关节疼痛都应引起重视,但不必过度恐慌。通过合理的休息、药物治疗和适当的康复锻炼,大多数髋关节疼痛都能得到有效缓解。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务必尽早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