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刘伯(化名)经过我院多学科团队合作,通过术前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术中精准麻醉减少呼吸负担、术后呼吸管理,成功接受了微创胆囊切除术,顺利康复出院。
慢阻肺+胆囊结石,手术治疗面临困境
由于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造成的急性胆囊炎,让刘伯饱受腹痛折磨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然而,刘伯患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严重受损,这类患者进行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风险极高。
随着病情加重,反复炎症带来的风险也随着时间逐步增加,刘伯和家人几乎陷入绝望。经过四处打听,一家人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从绝望到希望,多学科协作化险为夷
“当时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提示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相当高,即使在平地走路,稍微走远一点都喘得厉害。”我院肝胆外科赵超尘主任接诊后发现患者的情况不容乐观,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邀请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一同会诊讨论,为患者制定围手术期方案。
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赵超尘主任温馨提示,对于此类反复发作的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拖延病情导致胆囊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伴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帮助。
通过多学科协作,术前规范地呼吸训练、氧疗和药物治疗改善肺功能,术中精准麻醉减少呼吸负担,术后加强呼吸管理预防并发症,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实现顺利康复。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