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上演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我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郭友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急性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微创介入手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首次实现复杂血管急症患者零外转。这一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院血管外科的技术实力,更标志着区域急危重症血管疾病救治能力迈入新阶段。
高风险病 情命悬一线的紧急时刻
一名71岁男性患者因“胸腹痛11小时”紧急入院,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破裂合并Stanford B型夹层”,腹腔-盆腔大量积血,生命垂危。患者合并高血压3级、冠心病、慢性肾脏病4期、痛风等多系统疾病,且曾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极高。
郭友主任指出,腹主动脉瘤破裂死亡率达80%-90%,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患者极有可能在转诊途中因大出血而猝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犹豫都可能错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30分钟极速响应 与死神争分夺秒
面对多重并发症与极高手术风险,我院迅速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机制。急诊科邹志康主任团队展现极高的工作效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血液生化检测及全主动脉CTA检查,精准锁定病灶位置。从患者接诊到手术室大门开启,仅仅用了30分钟,所有术前准备流程一气呵成。
与此同时,麻醉科李俊锋主任携精锐团队,为手术实施精准麻醉护航。介入血管外科郭友主任领衔开展“腹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双侧髂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主动脉瘤栓塞术”复合式介入手术。
高难度手术 薄如蝉翼动脉壁上的“绣花”
此次手术难度堪称顶尖。郭友主任介绍,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属于四级外科手术,是最高风险等级的一类,且对于破裂型病例,临床实施难度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不仅要求完成常规血管腔内修复流程,还得通过弹簧圈栓塞等介入技术精准封闭动脉瘤破口,其操作复杂性就如同在抗洪抢险时对大型河道决堤口进行系统性封堵,每一步都容不得半点差错。
郭友主任团队为应对如此高难度手术,在术前就启动多学科应急响应机制,利用尖端影像导航设备与新型覆膜支架系统,精心构建全流程手术预案。术中,团队借助三维血管建模技术,精准把控时间节点与器械转换节奏,在毫米级精度要求下操作。在患者生命体征濒临失代偿的危急时刻,成功完成血流动力学重建,实现了在复杂瘤腔解剖条件下的腔内隔绝技术突破。
该案例不仅实现我院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领域零的突破,更通过建立可复制的急症救治模型,使本地区血管急症救治体系实现系统性升级。郭友团队以创新性术式改良与规范化质控体系,彰显现代血管外科“精准医学”理念的临床转化价值,为区域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提供了示范性样本。
手术复盘 精准“拆弹”是生命希望
术后,郭友主任强调,对于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而言,手术是唯一生机,但即便实施手术也是九死一生的挑战。手术及时性和操作者熟练度是关键——既要快速完成支架植入,更要精准栓塞动脉瘤破口。”此次成功救治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更推动了我院在血管急症救治领域的突破。
郭友主任提醒,主动脉瘤破裂常表现为突发胸背部撕裂样剧痛,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为高危人群。一旦发病需立即平卧制动,并拨打120送至具备血管介入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
广医四院介入血管外科 实力铸就生命守护线
广医四院介入血管外科成立于2003年,是增城地区最早开展介入治疗的专科。2021年依托广州医科大学优质资源整合,科室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区域内首个将介入技术与血管外科深度融合的独立专科。科室拥有10名专业医护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拥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本科学历3人;配备3间现代化介入手术室及先进血管造影设备,年门诊量超2000人次,近年承担省级课题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及国家发明专利1项,综合实力稳居区域前列。
近年来,科室在技术创新和救治能力提升上实现飞跃,成功开展多项前沿高难度微创介入术式,包括复杂主动脉疾病的腔内修复术(四级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限制级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的成形术及减容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一站式”取栓溶栓术、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术、肝癌的经动脉精细化疗栓塞术(精细TACE)、胡桃夹综合征肾静脉成形术、各种出血的急诊栓塞术、肾上腺静脉采血等。科室还建立了标准化急救流程,实施“30分钟极速响应机制”,整合急诊科、影像科、麻醉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资源,将术前准备时间压缩至45分钟以内,为患者赢得“黄金抢救窗口”。
近年来,我院通过引进16名高层次医疗人才、升级医疗设备、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已为周边居民提供比肩省市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而此次首例高危腹主动脉瘤精准“拆弹”成功,正是我院医疗水平卓越、介入血管外科郭友团队实力超群的有力见证,也为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