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已成为胆胰疾病诊疗的一把利器——无需开刀、自然腔道操作、恢复迅速。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无管麻醉+ERCP”创新组合,为一位八旬高龄患者成功解除胆管梗阻。
惊险病例:高龄老人引爆“定时炸弹”
一个月前,82岁的张伯(化名)吃完“大餐”后突发右下腹剧痛,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当地CT检查显示:胆囊及胆总管多发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尽管经过对症治疗暂时缓解,但症状反复发作如同“不定时炸弹”。
转诊至我院后,经过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引发梗阻性黄疸,消化内科团队当机立断:必须尽快解除胆管梗阻!
技术突破:无管麻醉+ERCP“双保险”方案
针对张伯高龄、基础疾病多的特点,我院消化内科陈科全主任邀请麻醉手术科共同会诊讨论,创新性地提出利用“无管”麻醉技术,为其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结合内镜技术与X线显影的微创诊疗手段。通过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到达胆管和胰管的开口,注入造影剂并显影,精准诊断和治疗胆胰系统疾病,是胆胰疾病微创诊疗的“利器”。
在常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操作中,患者通常需保持俯卧位以便于手术进行,但该体位存在较高的呼吸道误吸风险及限制肺部呼吸活动度。针对这一临床痛点,陈科全主任创新性地提出改良方案“左侧斜卧位”——这一体位调整不仅显著降低了误吸风险,更为突破性应用“无管”麻醉技术创造了条件。
“对高龄患者而言,传统气管插管麻醉可能导致喉头水肿等并发症,而术中插管刺激还可能引发血压、心率剧烈波动。”陈科全主任强调,“无管麻醉技术通过避免气管插管,大幅减少了肌松药和镇静剂用量,特别适合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该技术既能保障手术安全,又能提升患者舒适度,显著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当天张伯腹痛立即缓解,第二天黄疸明显消退,很快康复出院,复查显示胆管通畅无残留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能治疗哪些疾病?
“胆管梗阻、黄疸等病因复杂,需通过超声内镜、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等精准鉴别。”陈科全主任强调:“对于高危患者,个体化麻醉方案与ERCP技术的结合能实现1+1>2的效果。”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配备国际先进设备,由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年完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100例,能够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舒适、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