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研究,不管是《海绵宝宝》里的派大星,或是《大英雄天团》的“杯面”,有着胖嘟嘟、圆滚滚身材的卡通人物,可能让儿童看了之后受到影响,吃下更多垃圾食物。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德分校(UniversityofColoradoatBoulder)里兹商学院(LeedsSchoolofBusiness)营销学教授康贝尔(MargaretCampbell)6月发表在《消费心理学期刊》(JournalofConsumerPsychology)网络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体重超标的卡通影片角色,会启动6岁到14岁儿童心中的肥胖刻板印象,导致小朋友对垃圾食品的摄取量相对变高。
康贝尔接受访问时表示,家长可以采取具体措施,避免胖嘟嘟卡通角色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例如不要让孩子们一边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一边吃东西。她指出:“大家都喜欢食物,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大家不要享受美食,只是千万别把吃东西与其他鼓励饮食的娱乐形式混在一起。”
相关链接:儿童减肥6大注意事项
儿童并非越胖越好,它带来严重的疾病隐患。此时此刻,家长应尽早认识儿童肥胖原因,及早挽救儿童肥胖。下面,就来说说儿童肥胖的几大原因。
儿童肥胖的原因也和成年肥胖一样,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里面包含多种发胖原因。但总的来说,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多食:肥胖病的主要原因为过食,摄入人热能超过了消耗量,因而剩余的热能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父母肥胖者子女常有同样趋势。一个家庭的成员往往习惯于取食丰腴趋势。一个家庭的成员往往习惯于取食丰腴食品。小儿自幼年时期养成过食习惯,日久即出现肥胖现象。
2、营养过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些家长们不注意孩子饮食结构,盲目地给孩子“补身体”。
3、缺乏运动:过胖的小孩的小孩不喜运动。在肝炎或其他疾病的恢复期间,往往休息过多,运动太少,以致体重日增,越重越不好动,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学校虽然成天说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往往以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孩子在学校的锻炼时间很难得到保证。
4、遗传因素:肥胖儿的父母往往体胖。如果父母都是明显地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约有2/3出现肥胖。如果双关中有一人肥胖,子代显示肥胖者约达40%。
5、神经精神疾患:脑炎之后偶见发生肥胖病。下丘脑疾患或额叶切除后也可出现肥胖。有情绪创伤(如亲人病死,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小儿有时也可能发生肥胖。
6、社会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功课压力过重,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就会有意无意地拚命多吃零食,借以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肥胖。
儿童肥胖会引起脑组织缺氧、促进形成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疾病,父母不可一味宠溺孩子而忽视孩子的肥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