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于2016年4月独立建科,建科时临时病区组建在住院部4号楼19楼东区,配置普通病床9张,心脏重症监护室病床3张。由于科室业务稳步提升与发展,科室设备、人员配备逐步完善,2018年心脏血管外科的年手术量已突破100台。为满足科室发展需求以及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现心脏血管外科新病区已竣工并通过验收,新病区坐落于住院部3号楼3楼西侧,配置普通病床扩增至19张。心脏重症监护室病床扩增至6张,其中包括2个隔离监护病房,将于2019年7月8日启用新病区。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于2016年4月独立建科,是以微创心脏血管外科为特色的成熟团队。拥有专业的外科团队、麻醉、体外循环、重症监护及护理团队,团队主要成员为国内大心脏血管中心工作20余年以上的高级职称医师,拥有丰富的心脏血管外科工作经验。常规开展各类瓣膜心脏、冠脉搭桥、大血管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房颤射频消融外科手术及复合杂交心脏手术。目前科室配备的3D胸腔镜、体外循环机、球囊反搏机(IABP)、体外膜肺(ECMO)等设备均为国内外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阅读全文>>
肖学钧
心外科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特聘专家
专业特长: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处理及手术技术,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冠心病的外科处理。 阅读全文>>
杨小慧
ICU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特聘专家,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ICU主任
专业特长:197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从事医疗工作47年,从事心外科lCU工作37年,为我国第一代心脏lCU专科医生。对各种类型心脏病的诊断丶鉴别诊断和外科指征有较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并在临床治疗上有一定造诣。 阅读全文>>
钟执文
体外循环主任
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体外循环主任
专业特长: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从事体外循环工作27年,共计参与心脏手术6000余例,能熟练完成成人、小儿、婴儿、新生儿的体外循环转机,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阅读全文>>
陈伟达
体外循环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血管外科特聘专家
专业特长:1969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78年起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从事心胸外科手术、小儿心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工作,2006年从广东省人民医院退休后,继续先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东莞康华医院等单位从事心外科体外循环工作。并获得广东省医学科技进三等奖。 阅读全文>>
林钊明
心外ICU医师
心外ICU医师
专业特长: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从事急诊及重症医学专业发展,曾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ICU工作,擅长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围手术期处理,熟练各项术后监护技术及操作,对于急危重症疾病有着较丰富治疗经验。 阅读全文>>
主要有全胸腔镜打孔技术和小切口技术,两者的共同点是不用或部分切开胸骨/肋骨,骨骼、肌肉及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切口瘢痕小。其中胸腔镜打孔技术损伤更小,技术难度更高,目前全国只有少数医院能常规开展,其中小切口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完全胸腔镜下Warden手术为张晓慎主任首创的手术方法。 阅读全文>>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指患者既往已经做过心脏手术,但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再次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行第一次心脏手术采用正中开胸切口行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患者居多。再次行手术时如采用正中入路,因手术瘢痕及组织广泛粘连,分离困难,出血风险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出现率均大大增高高患者死亡率较高。 阅读全文>>
二尖瓣成形手术属于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治疗中难度较大的手术方式。因二尖瓣整形术后患者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所以成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张晓慎主任在二尖瓣成形手术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与技术,应用其独创的改良Loop可调人工腱索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及对瓣膜的损害。 阅读全文>>
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几乎都需要进行心脏或血管的解剖重构或功能重构,在正中开胸切口,心脏暴露较好的情况下已属于难度很高的手术。目前能在全腔镜下开展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的类型不多,warden手术属于其中一种,需要重建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以矫治异位引流的肺静脉血管。 阅读全文>>
心脏肿瘤在各种肿瘤性疾病中属于较为少见的类型,心脏原发性肿瘤多为良性肿瘤,以粘液瘤为例,发生部位多见左房。三尖瓣叶发生时必须进行瓣叶切除,然后进行复杂的瓣叶重建成形手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