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伍新华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12/19 17:23:15


  一对穿着考究的夫妻带着一个6岁的孩子来看病,说孩子常诉说耳朵里隆隆响,听不清声音。孩子拖着两行鼻涕,很不舒服。我看着不对劲,就先检查他的鼻子。

  孩子的鼻黏膜明显充血肿胀,中鼻甲肥大,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显然,孩子患了鼻窦炎,且旷日已久。我又检查了他的耳朵,发现右耳鼓膜上部及周边部发红,锤骨柄向内及后上方移位,短突特别明显;鼓室下有一串连着的小气泡,鼓室有积液特征,听力检查已有传音性聋征象。我问:“孩子流鼻涕有多久了?”妈妈说:“大概有两三年了吧。”我奇怪地说:“为什么拖这么久才想起来医院呢?”妈妈叹了一口气,说了事情的缘由。

  原来,这个叫晓东的孩子从小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带大,5岁才回到城里父母的身边。妈妈替晓东买了不少漂亮衣服,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晓东看上去还是不像个城里的孩子。原来,晓东总是爱流鼻涕,擦也擦不完,脏兮兮的,小朋友们都叫他“鼻涕虫”。

  妈妈想带晓东去医院看看鼻子,可是奶奶说:“不用看,农村的孩子哪个不流鼻涕,天天外边跑,身体壮着呢。晓东的爸爸小时候还不是个鼻涕虫,现在不是好好的。”奶奶发了话,妈妈便不好再说什么。
  晓东该上学了,他还是流鼻涕,流出的鼻涕又黏又浓,还有一股怪味。他还时常出现鼻塞、头痛、发热的症状。那天,晓东跟妈妈说,他的耳朵里老是隆隆响,别人说话声音小了就听不清。妈妈这才慌了神,带孩子来了医院。

  孩子患的是慢性鼻窦炎并发渗出性耳炎,必须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否则,拖延下去会导致耳聋的严重后果。晓东的妈妈问:“老人们都说孩子流鼻涕不算病,长大就好了,怎么会导致耳聋呢?”

  我解释说,幼儿流鼻涕,只要量不是很多,时间不是很长,不是脓稠鼻涕,可以不必管他,因为幼儿鼻黏膜的收缩功能尚不健全,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流鼻涕的现象会自行消失,一般感冒流鼻涕也多是一周左右。但是,如果孩子流鼻涕十天半月还不恢复,甚至兼有发热、头痛并伴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则有鼻窦炎的可能。此时家长若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则会转变成慢性。慢性鼻窦炎时,由于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使咽鼓管肥大或发炎,黏膜肿胀,引起咽鼓管阻塞。当咽鼓管阻塞,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时,中耳腔内原有空气中的氧气部分渐被黏膜表面血管吸收,使中耳腔呈负压状态,此种状态如不及时解除,则可引起鼓膜内陷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中耳负压使中耳黏膜的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浆液渗出或漏出,造成鼓室积液,最终导致渗出性中耳炎。病程长的可能因鼓室积液中的毒素通过蜗窗膜而致感音性耳聋。

  所以,晓东的脓鼻涕如果早点引起重视,及时治疗,中耳炎是可以避免的。与许多疾病一样,小儿中耳炎也是一种不该拖延的病啊。 

(责编:宋莎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擤鼻涕擤出中耳炎?是哪里出了错?

不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可能导致中耳炎。当一些人擤鼻涕时,他们经常用两个手指握住两个鼻翼,用力擤鼻涕。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仅不能完全擤鼻涕,而且很危险。由于鼻涕中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的鼻孔都被捏得像吹出来一样,压力迫使鼻涕挤出鼻孔,到达咽馆会引起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涕方法非常重要:用手指按压一个鼻孔,稍微用力吹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吹另一个鼻孔。

Q:请问婴儿中耳炎什么症状?

中耳炎刚开始发病时用医疗器械观察婴儿的外耳是红的,婴儿的表现是有可能发烧38.1度以上,一般中耳炎并发症就是发烧、鼻塞、流眼泪,眼皮轰轰的,鼻子不舒服;如果中耳炎发展严重了意思是中耳的细菌大量繁殖就会导致中耳压力过大,以致最后压穿耳膜,从耳朵里流出水出来。注意中耳炎是婴儿特别容易得的病。首先宝宝有感染,导致鼻塞,婴儿自己不会醒鼻涕,也没有力气将鼻涕吸到肚子里,所以病毒会长期的随着鼻涕留在鼻腔里,而鼻腔和中耳是连通的,中耳里的温度湿度又特别适合细菌生长,这样就容易导致中耳炎。所以简单来说,一般都是由于不能及时清理鼻涕,导致的中耳炎。通过用生理盐水及时清理鼻涕就可以预防中耳炎。如果体温高于38.1度,最好到医院找医生用抗生素。中耳炎一般不是由于耳朵进水引起的,请家长要认清。

Q:怎样教孩子正确擤鼻涕的方法防止中耳炎?

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由另一侧将鼻涕向外擤出,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再擤另一侧,或者也可以将纸或手绢放在鼻孔下,两手轻放于鼻两侧,稍用力将鼻涕擤出。幼儿还不懂擤鼻的,可用柔软手帕轻轻揩拭,切勿用太大力,这样就可避免鼻涕流人中耳而致发生中耳炎。如果一旦出现中耳炎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