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9/11/11 14:42:18

  保加利亚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安赫尔·格勒博夫9日对媒体说,1918年至1957年间流行的流感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因此这期间出生的人大多已对这一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

  格勒博夫解释说,1957年至今,甲型H1N1流感病毒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病毒没有发生根本变异,因此1957年前出生的人,仍有一定的“免疫记忆”,对目前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抵抗力。

  在此之前,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南半球的病毒学观察也发现,1957年前出生的人体内有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不同程度的抗体。

  目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的患病人群年龄主要分布在12岁至4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28岁。另外,儿童也容易受到甲型H1N1流感攻击,这是因为儿童没有成熟的免疫系统。

  针对国内甲型H1N1流感发病人数在急剧增加,死亡病例也出现上升的情况,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昨日表示,甲型H1N1流感已成为流感的主要病毒,但目前没有发生变异,病情总体上仍然比较温和。

  毛群安说,从9月份以来,发生了一些暴发的疫情,范围也在向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扩散。目前甲型H1N1流感和一些季节性的流感高峰有一定的重合,在全国哨点医院的监测过程中发现,甲型H1N1流感占到流感的80%左右,是这次流感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卫生部通报,11月6日15时至11月9日15时,我国内地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551例。截至11月9日,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报告59478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44662例。累计报告重症病例242例,已治愈53例,死亡30例。

  有专家分析,我国以及流行国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目前正处在一个快速持续上升期,部分地区提前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流行规模和强度明显高于往年。有的专家估计,这次疫情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的3月份,会导致发病人数增多。

  毛群安表示,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流感所造成的重症病例,总体来看比例不是很大,疫情总体上还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据新华社

  疾控专家感染率达50% 甲流将停止传播

  昨天,在中科协等多部门举办的“关于甲型H1N1流感防控”会议上,中国疾控中心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表示,甲型H1N1流感会向季节性流感转换,预计感染率达到50%时,病毒的传播将停止。

  余宏杰表示,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一样,分为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预计隐性感染率在20%~30%左右。“对一个封闭的人群来说,一般感染率在50%时,这个疾病在封闭的场所和人群里的传播就会停止”。据京华时报

(责编:温小军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怎么预防甲型H1N1流感

预防甲型h1n1流感,很重要的就是要可以选择接受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但是有疫苗接种禁忌症的人群是不宜接种甲流疫苗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还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个人的卫生习惯,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果没有纸巾的话,也最好不要用手去遮住口鼻,建议是用肘部去遮挡。

Q:H1N1流感

3岁以下儿童,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H1N1"title="甲型H1N1流感"target="_blank">甲型H1N1流感疫苗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只在3岁以上人群中开展了临床试验,还没有3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数据,因此3岁以下的儿童目前不可以接种。天津中医一附院副院长、知名中医儿科专家马融教授对于当下的甲流感,针对体质较好者和身体较弱易患感冒者,分别推荐了两种具有预防甲流作用的中药汤剂。适用于平素体质较好者的中药汤剂药方是:银花15克、连翘15克、鱼腥草15克、野菊花15克;适用于平时身体较弱易患感冒者的中药汤剂药方是: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这两种汤剂的中药成分一般药房都可以买到,熬制时需开锅后文火煎熬30分钟,所剩药汤需约200毫升左右,早晚各服一次,连服3至5天,5岁以下儿童服用量应减半。马融说,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范围可达3至5米,因此人们预防甲流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戴上口罩,一般口罩就能起到预防作用,不一定是医用16层口罩和N95口罩。

Q:有乙肝可以接种H1N1甲流感疫苗吗

可以接种,但是要坚持抗病毒治疗,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病毒载量看疗效,达到疗效后可以停药。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