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通报,该院在9月2日收治了一名被恙虫咬伤发病的66岁女性患者范女士,由于病情加重,该患者昨日不治身亡。
据该院介绍,今年6月初,该院也曾接诊一名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最终救治无效而死亡。
记者走访佛山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不少医院接治过被恙虫咬伤发病的病例,其中市一、市二医院一年各有10多例,市中医院也有个别恙虫咬伤发病的病例。目前来说,佛山市收治的被恙虫咬伤发病的病例以轻症为主,治疗后可痊愈出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昨日通报,该院在9月2日收治了一名被恙虫咬伤发病的患者,患者是66岁的范姓女性,居住在三水镇街,在ICU抢救病情未见好转,且有加重情况,在家属的要求下,范女士昨日上午被接回家,但中午即过世。
医院称,范女士在8月27日出现莫名的高烧症状,高烧在39度以上,并且伴有咳嗽。在三水一家医院治疗6天后,病情未见好转,高烧持续6天不退,咳嗽1天,并在9月2日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为此,范女士的儿子要求转院至市一医院抢救。
范女士在9月2日转入市一医院抢救后,也未见清醒,直至去世。“一到医院就送进了IC U,一住就是13天,但由于患者体质较弱,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市一医院ICU主任周立新说。
周立新说,在范女士入院前,病例上并未查出病因,更没有把这个病归类为被恙虫咬伤致病。考虑到患者莫名高烧数日不退,市一医院马上组织了由ICU、呼吸科、传染科等多科室组成的专家队伍会诊。
经查,医生发现患者会阴部有一个虫子咬痕,并已出现焦痂,一般恙虫咬伤后一周后会出现焦痂。专家们结合患者病情,再配合各方检查数据,临床得出患者患的是恙虫病。
周立新说,患者居住在镇街,属城乡结合处,容易接触到野外,易被蚊虫叮咬。在明确病情后,佛山市一医院虽对患者对症下药,但是患者已属于恙虫病的晚期,出现多器官不适症状,受损的有肺、肝、血液,循环等。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很低,最终并发症导致死亡。
昨日,据佛山市一医院介绍,在今年6月初,该院也曾接诊一名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恙虫致病,症状与范女士相似,最终救治无效而死亡。
${FDPageBreak}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
恙虫病最典型证据:焦痂
昨日,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峰表示,恙虫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并非新发的疾病,市民不要恐慌。在恙虫病中,最典型的证据就是焦痂。如果病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拖延了时间,又没有确诊的话确实是会出现多功能衰竭。
为什么难发现这个焦痂呢?何剑峰表示,这就很强调临床医生的仔细检查。因为焦痂多在腋下、乳房下、腹股沟、后背等地方。
“但是因恙虫病而引发多功能衰竭最终致死的病例并不多见。一般来说只要及时有效治疗不会恶化。”何剑峰表示,恙虫多在乡间的草丛里,城市的公园草坪里,但是恙虫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不是所有的草丛都有恙虫,也不是所有的恙虫都带了病原体。
因此,到草地里活动最好穿长袖衣服。发现自己持续高烧不退,要及时就医,体内出现了焦痂,必须要告诉医生。据了解,氯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特效药。
昨日,何剑峰表示,截至昨晚10时,广东省疾控中心尚未接到佛山上报的死亡病例,因此还未能确认这两例病人是真的因为恙虫病而引发多功能衰竭致死。
新闻链接
被恙虫咬伤一度病危
前日,佛山发现疑似蜱虫,经该市疾控中心等部门鉴定,初步确认是蜱虫。同日,佛山市二医院通报了一起恙虫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病例。医生和昆虫专家提醒,虫害可防可治,大众无须恐慌。
一个月前,佛山市南海松岗的庞女士(化名)出现无明显原因的持续高热,每天体温均在39℃以上,最高超过40℃。在当地社区卫生所进行消炎、退热治疗,效果欠佳后转诊到佛山市二医院。
转诊时,庞女士已持续发热4天,心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被立即送进了CCU(心脏重症监护室)。但3天后,她仍高烧不退,该院召集感染科、呼吸内科等专家进行会诊。
感染科主任邹敏超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后得知,庞女士在发病前10多天,曾到野外劳动,坐在草地上休息。经检查发现,庞女士的左侧乳腺外侧有一个2CM×3CM的焦痂,边界隆起,周边有红晕,最终被确诊为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经抢救,庞女士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于近日康复出院。
专家指出,很多昆虫叮咬人体后,会造成部分人群皮肤过敏、红肿等不良反应,“但只要发现后及时就医,基本上可治愈,而且大部分无传染性,市民无需过分担心。”
${FDPageBreak}
知识链接
恙虫病
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其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被恙螨幼虫叮咬处出现焦痂等。在病程的第2周,病情常会加重,可有表情淡漠、重听、谵妄甚至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脑膜刺激征或心肌炎症状,或有咳嗽、胸痛、气促等肺炎症状。
预防措施以灭鼠为主,消灭恙螨滋生地。目前尚无理想的预防接种疫苗。治疗可用氯霉素和四环素。
晋葛洪在1600余年前已述及本病流行于华南一带,称之为“沙虱热”。
“别来无恙”的由来
人们在信中或久别重逢时,总喜欢写上或说上一句:“别来无恙”。“无恙”意指没有疾病和灾祸,更常用的是问候语了。
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这种毫无防范能力的生存形态,使当时的人非常害怕一种藏在草丛里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动物身上,吸取体液,还传染一种病毒。初蜇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疱,并有发烧以致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没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骚扰。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终于把“恙”从自己身上赶跑了。而“无恙”一词便流传了下来,成了一句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