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初步认定‘蜱虫病’与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有关。”昨日,记者从卫生部了解到蜱虫病的最新消息。10月9日,卫生部发布5份防控文件,部署 蜱虫病的诊疗规范,其中称,初步认定,湖北、河南两省的大部分病例,与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有关,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针对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卫生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下称《防治指南》)。《防治指南》中称,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都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 治无效死亡。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过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 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防治指南》表示,这类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 蜱虫叮咬,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但是,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措施。
为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疫情,《防治指南》还要求,各地应当开展对医务人员和疾控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发现、识别、报告和治疗能力等。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尽快建立对该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市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也应当逐步建立该病的 实验室诊断能力。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时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即要求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