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四岁娃娃常“自虐”喜欢打自己 因外婆太过强势

家庭医生在线 2012/2/15 9:34:09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怎么样?大哭大闹的也许你见过,追着大人又打又踢的也不稀奇,可让罗英(化名)郁闷的是,自己4岁的孩子竟然采取“自虐”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可当罗英走进12355青少年服务台后才惊讶地得知,这一切竟然是因为孩子的外婆太过“强势”。

  这个娃喜欢打自己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罗英对儿子飞飞(化名)就像所有的母亲那样,尽心尽力地呵护着。但现在提及4岁的飞飞,罗英的心头就像堵了块石头般难受,“不知道为什么,他只要有个不顺心,就会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每次看着飞飞把自己的脸蛋打得啪啪响,罗英又气又急,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

  记者在网上发现,罗英的遭遇并不是个案,一位网友表示,自己两岁半的儿子一旦达不到目的,他不哭也不闹,而是直接跪在地上,像磕头一样地用头去撞击地板。为何这么小的孩子,却用“自虐”的方式来向大人“抗议”呢?

  家庭结构错位了

  万般无奈,罗英带着飞飞走进了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文清在与罗英的沟通中发现了问题。“普通的家庭是爸爸妈妈说了算,而在飞飞成长的环境中,却是外婆说一不二。”由于外婆在家庭中过于“强势”,自己也做了母亲的罗英俨然一个还没有长大的“乖乖女”,而飞飞的爸爸也因为常常出差等原因,常常“游离”在家庭之外,与飞飞也很少互动。一个正常的家庭,应当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坚固的三角,而在飞飞的家中,这个结构显然错位了。

  理顺家庭关系最迫切

  那么为什么飞飞会有自虐这样的过激行为呢?文清解释说,飞飞只是一个4岁的孩子,面对“强势”的外婆,幼小的他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被束缚的感觉,自虐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而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此外,由于外婆代替妈妈的角色,对孩子强烈的控制欲,也使得飞飞不敢接触社会,这也将对飞飞的成长极为不利。不过文清表示,好在飞飞还比较小,如果现在理顺家庭关系,飞飞自虐的情况会慢慢好转。

(责编:徐惠珍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为什么会产生自虐心态?

自虐是一种异常的心理表现,自虐的形成有一些典型的心理条件:   1.依赖心理:强烈的依赖、缺乏独立意识是自虐的心理土壤。而更关键的一点在于,自虐的人在内心深处不愿意独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依赖。   2.对失去爱的恐惧:具有依赖心理的人总是强烈地需要他人的爱,也因此始终处于随时可能失去爱的恐惧之中。只要他们所依恋的对象有一点点冷落或疏远的表现,他们就会立即产生过度的情绪反应,感觉自己被拒绝,担心将会被抛弃,进而对未来感到悲观绝望。在强烈的悲伤和绝望情绪驱使下,冲动行为就很难避免了,其目的是引起关注,借此得到帮助。   3.潜在的攻击性:自虐者尽管在心理上处于弱势,但他们的行为具有潜在的攻击性。人在遭遇挫折或失败时,内心都会产生强烈的动力去解除痛苦、消除障碍。自虐者不能从积极的角度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是通过自我破坏性的行为“威胁、逼迫”他人来关注和帮助自己,以达到继续依赖他人的目的。这样的胁迫行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暴力”,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和危险性,不仅对自己不利,也对他人构成威胁。   怎样才能避免自虐、自伤事件的发生呢?   1.培养独立性   独立与爱并不矛盾。爱的同义词不是依赖、索取,而应是分享、支持与付出。所以,爱一个人,不能培养其对我们的依赖性,而应该让其在爱的滋养下更具有独立能力,更自信、更积极乐观。   2.积极关注   自虐这种消极行为方式的形成与行为人的环境因素有关,这就是行为理论中常说的强化。一种行为,无论好坏,只要其结果使得行为者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缓解了他的痛苦或者为他带来愉快体验,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再次出现,这就是强化的过程。自虐行为表面上好像令行为者痛苦,但它会带来其他“好处”——吸引父母的注意、得到陪伴与照顾、受到周围人的关注与同情、挽回爱人的心、避免关系破裂等等。由于自虐者的消极行为反复受到强化,于是就固定下来成为一种习惯,只要感觉到有威胁,他们就会采取自虐来应付挫折,试图以此解决问题。因此,在自虐行为刚开始出现苗头的时候,就一定要坚决予以制止,不能因同情可怜而作出妥协;与此相对应的,应该关注和鼓励对方的积极行为,不要在孩子生病、出问题时才去关心他,应该在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某事时主动给予夸奖和爱抚。恋人之间也是如此,女人一哭闹男人就妥协,这种解决冲突的方式是有害的,正确的做法是,女人哭闹的时候作冷处理,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商量解决办法,这样,自虐行为就失去了“杀伤力”,两个人之间才能建立起健康、积极、理性的互动关系。良性、积极的关系是爱的健康发展的基础。以爱的名义自虐,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对方。我们拒绝自虐。

Q:我自虐倾向,我也很痛苦。错误观念,曾经叛

你好,应该立即心理门诊就诊,有自虐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并不可怕,也不要封闭自己,当个人无法摆脱这种心理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帮助下是完全可以摆脱这种不良的心理状态的,不要讳疾忌医。

Q:抑郁症狂躁不安自虐可以使用百优解治疗吗

医生建议:抑郁症狂躁不安,自虐可以使用百优解治疗的。其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对5-羟色胺的再吸收,来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保持良好的精神及心理状态,注意高速饮食结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