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两部门要求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

转载 来源: 新华网健康频道 2012/4/29 9:59:38

  近期,全国手足口病发病数、重症数和死亡数较去年同期上升明显,在部分托幼机构和小学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已经进入疫情高发期。卫生部、教育部28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通知指出,手足口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2011年,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1619706例,发病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一位,死亡509例,占丙类传染病死亡总数的95%,并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给儿童健康和社会和谐带来严重危害,预计今年手足口病疫情仍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托幼儿童和小学生面临着较高的风险。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手足口病的严重性,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紧迫感,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沟通与配合,共同做到对托幼儿童和小学生中手足口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疾控机构要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要求,做好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检测,特别是聚集性病例及重症和死亡病例的病原学检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病原分布情况,尽可能准确分析研判疫情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各地托幼机构和小学要切实落实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要求,落实好晨检、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同时,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通报当地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加强对辖区内托幼机构及小学卫生保健人员手足口病防控业务的培训、指导和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的小学、托幼机构,做好环境卫生和日常用品的消毒,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后,要及时通报并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根据卫生部门提出的风险评估建议,经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适时采取局部、暂时的关停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和扩散。

  通知强调,托幼儿童和小学生家长的防病意识对于手足口病的防控至关重要,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知识健康宣传力度,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特别要加强对托幼儿童和小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手足口病的严重危害和早期症状,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并能够及时就医,倡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其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责编:张甜甜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手足口病传染吗?

您好,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幼托机构和学校出现发病情况,学校会启动疾病防控预案,报告单位领导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处理。对于疑似或者确诊患儿,需要隔离治疗,待痊愈后才能复学。同时,托幼单位应该做好晨检查,及时发现有发热或可疑情况。

Q: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怎么做

1.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深入医疗机构及时了解疫情,并鼓励医疗机构主动报告疫情。 2.注意区别手足口病与病毒性脑炎,开展病毒性脑炎等相关疾病的监测与调查,确保流行病学调查的准确性。 3.手足口病流行地区要在托幼机构及小学加强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病例。发现患有疱疹的患儿,应立即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方可返校。

Q:请问宝宝手足口病怎么办才好

 1、治疗原则在治疗方面,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治疗原则主要为对症治疗。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2、预防原则本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各地要做好疫情报告,托幼单位应作好晨间检查,及时发现病人,采集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并作好患者粪便及其用具的消毒处理,预防疾病的蔓延扩散。流行期间,家长应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医院应加强预防,设立专门的诊室,严防交叉感染。在伴有严重合并症的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密切接触患者的体弱婴幼儿可肌注丙球蛋白。  3、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