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同仁堂旗下药品连续曝出两起“汞超标”事件,中药成分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21日同仁堂旗下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被曝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 .3%及0 .72%,前者超国内标准,后者则远超香港标准。而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已经被证明含有剧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被禁止入药。5月7日,香港卫生署公告称,一批名为“同仁堂健体五补丸”的中成药汞含量超标,要求同仁堂方面立即回收。针对“同仁堂多种中成药含有朱砂”的相关报道,同仁堂5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同仁堂生产的含朱砂中成药,均为药典处方等国家药品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同仁堂:按医嘱服用药物安全有效
针对“同仁堂多种中成药含有朱砂”的相关报道,同仁堂5月22日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同仁堂生产的含朱砂中成药,均为药典处方等国家药品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同仁堂A股股价5月22日小幅下跌0.60%,报收23.36元;H股同仁堂科技下跌2.17%,报收24.75港元。
有媒体引用业内人士的话称,同仁堂牛黄千金散及小儿至宝丸的朱砂成分含量分别是17.3%及0.72%,远超国际标准。上述两种药物详细使用说明书显示,前者指导用量在0.52g-0.78g之间,超过国内标准,而后者虽在0.02g-0.03g之间,但同样远超香港标准。
据悉,朱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汞,有毒,在美国、日本等国家禁止入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朱砂的主要功能包括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等,朱砂的日用量在0.1g至0.5g之间。但有医师表示,朱砂若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肾脏、肝脏便会首当其冲,造成严重的功能损害,血液、神经系统也会受到伤害。
同仁堂在22日发布的声明中称,朱砂为常用传统中药材,始载于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距今已有约2000多年的历史。此后历代本草文献及建国以来各版《中国药典》均予收载。
声明还表示,同仁堂中成药中使用朱砂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与其它中药配伍治疗疾病,符合中医配伍理论。同仁堂生产的含朱砂中成药,均为药典处方等国家药品标准。同仁堂含朱砂的中成药,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加工、生产和销售,患者遵医嘱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服用是安全有效的。
民意:必须面对中药的不足 中医药管理不应缺位
不少网民认为,要严格控制重金属含量,首先是原材料必须反复检验,避免种植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和不良商贩掺入重金属增重等;其次是生产过程中要保证没有重金属,但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很多中药材都含有重金属,比如汞本身其实就是一味配方,汞入中药材并非罕见事。从产品生产环节来说,因为种植中药的土壤、水源等都含有重金属,所以药材容易受重金属污染,不良商贩也可能掺入重金属增重;生产过程中还可能因为接触机器设备等,导致重金属掺入药材中。
网民“尼奇窝窝”认为,相比西药,中药欠缺的是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追踪,一款新中药很快就上市,而在国外这是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临床追踪统计才能进入市场的,非常严谨。
网民“盛翔”认为,是药三分毒,药品产生毒副作用无法完全避免,关键在于孰轻孰重的取舍。中医的缺陷在于,缺乏药物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剂量指标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中药的毒副作用即便对企业来说心知肚明,却也无需详细告知患者。对于中药,民间流传的一个常见说法是,中药没有毒副作用。可是,诚如钟南山院士所言,不少中药材对肝肾都有较强的毒副作用。很多人觉得中药无毒副作用,坚持长期服用,这种做法很不可取。
网民“快讯典藏”认为,同仁堂应该如何接受处罚我们拭目以待,但是,为什么是香港发现的而不是在内地食药监督部门?首先是标准问题,是否内地的中成药标准过于宽松;其次是监管问题,监管部门相信大型医药企业的良心还是相信自己检测的数字?最后是医药企业自身问题,原料药把关不严采购不当,生产物流监管漏洞等等。总之一句话:人民的舌尖安全问题不容挑衅。大众的健康权利是否能得到保障和满足,关键还看这个体制如何改革,改革措施如何到位。
近期:中药企业频“中招”
事实上,近期陷入重金属超标或有毒风波的中药企业远不止同仁堂一家。此前,汉森制药的汉森四磨汤被指含致癌物槟榔,云南白药产品也被指含有毒的乌头碱类物质,六味地黄丸也被指重金属超标。一些老字号的中药品牌频频发生质量危机,也使得中药行业陷入信任危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从中西医两个不同维度来看问题,而且存在各国标准不同的情况。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但中医的缺陷在于,缺乏对药物成分的毒理学研究,剂量指标更多的是依靠经验判断。
另有人士称,除了某些中药材原料自身可能有毒之外,中药存在重金属超标也应该同原材料有关,中药的一些药方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但原材料种植的过程中可能由于环境或用水等问题影响了药材的本性,这就需要药企在制药过程中加强检测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