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线索,日前,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laxo Smith Kline (China) Investment Co.Ltd,英文简称为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现已查明,作为大型跨国药企,近年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华经营期间,为达到打开药品销售渠道、提高药品售价等目的,利用旅行社等渠道,采取直接行贿或赞助项目等形式,向个别政府部门官员、少数医药行业协会和基金会、医院、医生等大肆行贿。同时,该公司还存在采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通过旅行社开具假发票或虚开普通发票套取现金等方式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该案涉及人员多,持续时间长,涉案数额巨大,犯罪情节恶劣。现有证据充分证明,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和相关旅行社的部分高层人员已涉嫌严重商业贿赂和涉税犯罪。
此外,公安机关还查明,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旅行社以提取会议业务回扣、接受项目好处费等形式大肆收受贿赂。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相关旅行社涉案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事件经过:
今年3月,葛兰素收到匿名举报,中国区研发总监臧敬五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经过3个月的调查,6月上旬臧敬五解职。不过这场风波落幕的同时,又有匿名举报,葛兰素中国销售人员陷入大范围贿赂医生丑闻。
尽管都是药物方面的指控,但当时美国司法部还提出证据,认为葛兰素涉嫌商业贿赂,他们将现金贿赂伪装成咨询费、高价餐费、周末休闲活动开支和奢侈娱乐活动开支。目前针对商业贿赂的处罚结果还没有公布。
原因猜测:离职高管因不满公司赔偿举报
在微博上播报葛兰素史克上海、北京办公室被查后,6月28日,长沙市公安局再次通过微博披露,葛兰素史克(中国)有关高管人员涉嫌经济犯罪,正在接受长沙市公安机关调查。
近半个月过去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一位警方人士处获悉,目前专案组在负责该案件,并对消息进行了封锁,案件情况外界知之甚少。
从网上曝出的三份落款皆为葛兰素史克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处方药及疫苗总经理马克锐博士的通报来看,公司在委婉反复提醒葛兰素史克的内部员工应专注工作并统一对外口径。
官方的缄默,微博上的沸沸扬扬,以及葛兰素史克员工“我爱GSK”的转发和祝福,都让案件显得扑朔迷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件的举报者开始浮出水面。
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爆料称,2012年末,该公司有高管离职,因对公司开出的补偿条件不满,遂向警方及GSK海外总部递去材料,举报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商业贿赂等行为。报道称,这一切都源于公司内部人事争斗。
记者查阅发现,公司前政府事务总监于2008年2月加入葛兰素史克,去年12月离开该公司,其在GSK期间负责政府事务和市场准入,该人此前还在诺华、强生等外资企业和上海医药担任过高管。
葛兰素史克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述“疑似举报人”不予评论,但确认此人已经离职。尽管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其递交了举报材料,但其此前在强生高管腐败案中被指曾用内部举报的方式。
实际上,除了该前政府事务总监和此前被解聘的研发主管负责人臧敬五外,包括前合规总监在内的其他两名高管也在事发前离开了公司。近日又有消息称,公司有一名副总裁也已离职。此消息未得到官方证实。
“经过这次事件,可能葛兰素史克自上而下的人事动荡不可避免,”一医药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资深一点的医药代表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线销售人人自危,估计这会影响其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