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球感染乙肝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当前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约有2000万慢性乙肝患者。如不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将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我国首个乙肝患者肝病危害认知调查显示,仅19%的乙肝患者在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
此次调查发现,太多患者因对疾病及抗病毒治疗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了无数令人心碎的事件发生。不仅如此,我国逾八成乙肝患者还在使用低效高耐药的药物进行治疗,而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超过七成患者都在使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进行治疗。更令人担忧的是,60%的患者并不知道耐药的严重后果。
补充知识:何为乙肝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对策:患者要认清乙肝危害 坚持治疗
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两成患者在使用强效低耐药药物,而在欧美等国,这一比例超过七成。进行高质量的全程长效降病毒,把乙肝病毒控制在最低水平,并把病毒耐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预防严重肝病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我国已有多个强效低耐药药物,其疗效和长期安全性已被证明。因此,无论对于e抗原阳性患者,还是e抗原阴性患者,都应在疾病早期选择强效低耐药药物,并坚持使用。
目前一些患者将治疗目标定为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却忽视了乙肝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的潜在危险。上述数字说明,如果患者了解慢性乙肝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则更有可能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该结果帮助政府、行业组织等找到了公众教育的切入点。
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病进展“三部曲”,任何一名乙肝病毒感染者都应该了解上述关系,从而引起重视,及早接受规范化治疗。临床医务人员有责任告知患者及家属慢性乙肝疾病进展的严重性,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