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筷子多长时间换一次,你有没有注意过?最近,一则关于筷子需定期更换的消息,引起了市民关注。
近日有报道称,藏在筷子细小凹槽里的细菌,可能会引发痢疾、肠胃炎等疾病,因此建议市民,筷子最好3~6个月定期更换。这让很多市民惊讶不已,“用了这么多年筷子,完全不知道啊。”昨日上午,在西安南二环人人乐超市购物的市民郝女士说。随后,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市民,其中4位市民表示在半年内因搬家或厨房装修而更换过筷子。而其余16位市民家里的筷子使用年限均在1~3年间。特别是有老人同住的家庭,筷子的更新速度更慢。“老人舍不得扔,没办法,每次都是来客人筷子不够用再添新的。”市民刘女士说。
市民应每周将筷子放入沸水中煮半小时后,放置在空气中晾晒干燥再使用,这样可以达到消毒的作用,且能有效、便捷地清除筷子内的霉菌。此外,最好使用半年更换新的筷子,这样就不用过于担心了。
疑问:筷子真会致癌吗?
超期使用的家用筷子,含水量特别高。因为家用筷子使用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洗涤,很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如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长期将筷子摆放在橱柜内,则可能让筷子变质的几率提高五倍以上。而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细菌的长期堆积也是发生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黄曲霉素被人体吸收后会在肝脏代谢,但是黄曲霉素的毒性会杀死大量的肝细胞导致肝损害,肝脏损害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为肝硬化继而形成肝癌。不过,他认为,“筷子使用超过三个月或诱发肝癌”的说法有点夸张。筷子只要做到洗干净、保持干燥,一般来说不会产生黄曲霉素。”李灼亮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让筷子始终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应尽量放在通风好的地方,以便尽快晾干,经常晒晒太阳也是一个不错的杀菌方式。黄曲霉素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比如花生和瓜子都不要吃。
法宝:如何健康用筷子
闻一闻看一看,辨别筷子过期没
大家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竹制品与木制品两种产品是霉斑最喜欢的生存环境,且只要环境不干燥、物质本身湿度含量达到一定程度,仅需一天时间即可生成。
筷子晾干再储藏,避免发霉
据了解,目前普通百姓家中使用筷子均以竹子和木质为主,极少数是金属等材料。但这两材料的使用相对特别,大家却通常习惯将筷子清洗干净后,便放置在筷子筒或橱柜内。筷子在没有被完全晾晒后,湿度很大导致其容易发霉,从而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在使用筷子的时候,必须保证筷子是干燥的放置或储藏,尽可能不提供霉菌滋生环境。
新买筷子,彻底清洗
专家提醒,筷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易沾染病毒和细菌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新买的筷子可以先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第二次再用洗洁精来洗,最后放到锅里,沸水煮半小时就可以了。平时清洗筷子要彻底,先把筷子表面冲净,再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然后放入消毒碗柜中消毒、烘干,也可冲洗并沥干水后,再放进筷子盒。
洗筷子,不要猛搓
专家指出,多数家庭洗筷子的方式很 “豪迈”:抓着一把筷子用洗洁精猛搓几下,然后用清水冲洗,事实上这样很容易使筷子尤其是没有保护层的“裸筷”变粗糙,产生许多细小的凹槽、裂纹,使致病微生物残留。筷子盒应该选择镂空、底部不会积水的,并做到经常清洗、消毒。切勿选择强酸强碱洗涤剂,以免残留的化学物对人体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