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日医学新闻8月22日消息,《分子精神病学》杂志报道的一项研究发现,血液中一系列RNA生物标志,或许可用于预测自杀风险。
血液中的基因差异或能“透露”人自杀倾向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以躁郁症男性患者为对象进行了大样本分析。这些患者来自四项为期三年的队列研究。
研究初始阶段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之后每三到六个月进行一次随访测试,整个研究阶段每位患者最多接受三次随访。随访测试中,每位患者会获得一个以“汉密尔顿抑郁症量表-17”为标准的精神病学评分,对其自杀意念及自杀决心的等级进行衡量。同时,每次随访均收集调查对象的血液样本。
调查中,一些患者从完全没有自杀想法,发展为具有强烈的自杀意念。研究者对这些心理状态突然出现巨大转变的患者的血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自杀想法强烈与自杀想法不显著的人群相比,血液中基因差异非常大。SAT1等一系列生物指标与自杀想法之间存在很大关联。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研究者们对从当地验尸官办公室获取的自杀死亡者血样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上述生物指标也出现增高。
对于另外两组患者血样进行分析后,研究者还发现,这些特殊生物指标的高血液水平与血液采集之前及之后的因自杀入院存在关联。
生物标记可以在今后作为预测自杀风险的血检指标
根据美国CDC自残及自杀统计,仅2010年共有71.3万例自残急诊案例,38364例自杀死亡。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及医学神经学副教授Alexander Niculescu博士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客观指标可对自杀进行评价。许多人自杀前都不会透露他们有任何的自杀想法,于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他们的自杀行为。”
Niculescu博士还提到,精神及某些成瘾问题会让人们更为脆弱,同时,对自身生活满足感不足,缺少未来的希望,感觉自己不被需要,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文化因素都可能使得人们选择自杀。
研究者们强调,虽然他们坚信,这些生物标记可以在今后作为预测自杀风险的血检指标,但这一研究中所有的对象均为男性。因而不排除这些标记的表达会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表示希望能在普通人群中进行范围更广更规范的研究调查。
Niculescu博士表示,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把临床及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进行整合,配合血液检查,来提高对自杀风险的预测能力。研究者们还希望这些生物标记,以及其他正在研发的工具(如神经心理学测试,社会人口学调查清单)能够辨识出具有自杀倾向的人群,从而能对他们进行干预,咨询,以拯救这些生命。
同时,研究者希望能对其它特征的人群进行进一步研究。如自杀意念中冲动成分少,而更具有计划性,更深思熟虑的人群。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